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纪检要闻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海西州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1年2月4日 | |||||
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明确要求,是从源头铲除滋生消极腐败土壤的有力抓手。 2020年,根据省纪委监委和州委部署,海西州纪委监委将“小金库”专项治理列为年度重点攻坚任务,紧盯虚列支出、挪用专项资金、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等方式私设“小金库”问题,州县两级纪委监委共收缴资金159.38万元,共发现疑似“小金库”线索15件,立案4件,正在办理7件。 明确目标,把责任落实落细 海西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坚持精准施治、靶向发力,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查处力度、聚合州县力量,稳步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源头治理。 专项治理工作开始前,州纪委监委组织人员走访财政、审计等部门,了解情况、学习方法、征求意见,梳理调研情况并制定《海西州“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从总体目标、责任主体、治理范围、组织领导、实施步骤、保障措施五个方面细化部署,突出“四个明确”。明确专项治理实施主体——各地区党委负总责、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推进,全力推进整治任务落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明确治理实施范围,覆盖州直各单位、县(市)乡镇、村(社区)。明确专项治理“九聚焦”,聚焦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等九种行为。明确监督检查“九必查”,有行政执法处罚权的单位,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单位,单位有固定资产对外出租承包等九种情况一律重点检查。 “‘小金库’是监管上的漏洞,是引发各种腐败问题的温床。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是巩固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的有效举措。”海西州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贺建忠说。 自查自纠,把问题抓早抓小 专项治理自查自纠阶段,全州各单位相继召开集中学习会,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财务工作负责人、财务人员等集体观看“小金库”案例视频,在《自查自纠承诺书》上签名郑重承诺,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整改,防止小问题“变大”。 自查自纠,着重强化思想引导。每场学习会都从集体重温入党誓词开始,唤醒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党员意识、党性意识和风险意识,深刻领会开展专项治理的重大意义,准确判断自查自纠工作与个人利害关系。同时要求对本单位经济核算和监督方面的其他问题一并进行自查自纠。 除对各单位自查自纠提出要求外,州纪委监委还要求州县巡察机构和审计、财政部门对2017年以来巡察报告及审计、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深挖问题线索,及时报线索处置组汇总研判。 重点抽查,把问题找准找实 监督检查组聚焦“九必查”下沉州直单位和各地区。历时3个多月,州级监督检查组按照地区检查面不低于40%、部门不低于30%的要求,分别下沉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天峻县抽查了27家单位和20家州直单位。到目前,州县两级监督检查组共发现欠交周转房租金等一般性问题67个,已整改9个,下发监察建议书1份,制发书面督办整改通知3份,移交、交办问题线索14个。 此次“小金库”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各级纪委监委的积极推动,州级层面明确方向、反复推敲、细化实施方案,突出指导性针对性;抽调精干力量全程参与,突出专业性高效率;处置有力,行动迅速,当天发现问题,次日线索处置组就进驻核实。 “下一步,我们将对‘小金库’专项治理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盯住不放、全程跟踪,督促一改到底,彻底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对发现的线索集中力量加快查办进度,对查结查实典型案件通报曝光,持续形成震慑,并针对查办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抓好以点带面、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巩固和深化专项治理成果。”海西州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乔亚群说。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