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基层工作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关闭
乌兰县:织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网当好保障群众权益监督员
来源:乌兰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年7月24日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源、资产)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群众关心关注的“家底子”和“钱袋子”。今年以来,乌兰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镇+N联动协作机制作用,集中力量对农牧区集体“三资”开展贴身式、清单式、下沉式监督,切实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广大农牧民群众权益。

  一村一档,全面摸清“三资”底数。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该县农牧局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为全县38个行政村逐一建立村集体“三资”台账,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的程序,每年对村集体“三资”存量、结构、分布与效益进行盘点核实,并将数据及时录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截至目前,共摸排全县38个行政村集体资金存量2745.78万元,资产总额4.69亿元、村集体土地总面积1745.07万亩,为县、镇、村三级动态监管打下坚实基础。

  排查整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制定印发《乌兰县农牧区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公布农牧区专项整治工作举报方式,紧盯群众反映问题和利益诉求开展专项整治。对发现的审批手续不齐全、资金收支材料不完善、闲置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进行立行立改。严格落实问题“清零”工作机制,排查发现问题8类34条,已整改完成5类29条,有效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

  巩固提升,扎牢村集体“三资”防护栏。组织全县38个村党支部书记、报账员就“三资”管理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规范化管理培训,切实打造一支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当家人”队伍。同时,制定《乌兰县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乌兰县村级财务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三资”管理和财务收支行为,减少“三资”问题引发的矛盾,促进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评论员: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省纪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都兰县:纵向贯通 横向联动 握指成拳推动医疗卫生领域问题整治取得实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4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海西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海西州监察委员会
    承办部门:海西州纪委监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省纪委监委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