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清风时评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关闭
​靶向纠治“小金库”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3年8月10日
  
  

漫画 倪艳艳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党员干部违反作风纪律规定典型案例。其中一起为,长沙县开慧镇板仓社区原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群,党总支委员文芳、江山设立“小金库”,用于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组织前往张家界、南岳等地旅游,违规吃喝和购买烟酒,违规支付消费支出,3人均受到处分。

  从查处和通报的案例看,在严管严治的高压态势下,仍有部分党员干部暗中设立“小金库”。有的通过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获取收入设立,有的通过处置、出租单位资产获取收入设立,有的巧立项目费、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等名目套取资金设立,还有的不将经营收入纳入规定账簿核算或者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将公款变为少数人的“私房钱”,避开制度约束、便于个人支配,不仅严重干扰了财经管理秩序,还会助长铺张浪费、享乐奢靡的歪风邪气,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私设“小金库”现象禁而未绝,既有主观因素,也有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少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纪法意识淡薄,对私设“小金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为了所谓的“方便开展工作”等目的任性妄为。另一方面,制度不完善,预算、资产管理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小金库”问题仍然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

  对私设“小金库”现象必须靶向纠治、系统施治。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对私设“小金库”保持零容忍态度,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及时通报曝光。要深入开展“小金库”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整治财务管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深化专项治理的同时,要注重抓关键、管长效,通过进一步规范各类收支管理,健全完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推动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华睿)
相关链接
  ​严管厚爱结合 激励担当作为
  ​从“交树交印”制度看政绩观
  ​扎实开展教育整顿丨进一步抓紧抓实督导工作 动真碰硬解决问题
  ​乌兰县:以学为先 力求实效 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海西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海西州监察委员会
    承办部门:海西州纪委监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省纪委监委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