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清风时评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关闭
少些“一刀切”,多些管理智慧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1年1月20日
  
  寒假来临,受疫情防控影响,如何做好假期校园管理成为考验校园管理者担当与智慧的新课题。《半月谈》日前刊发调查报道,一些中低风险地区高校“一刀切”的放假举措,令部分外省学生大为苦恼:“学校要求‘非必要不留校’,老家政府提倡‘非必要不返乡’,学校和家都不要我啦?”

  有鉴于国内多地接连出现散发疫情,从国务院疫情防控相关部门到各省市,近期纷纷发文倡导“原地过年”,要求各部门做好留守人员的春节保障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只是下发一纸通知,要求“没有考试任务的学生即日起离校。寒假期间原则上非必要不留校,离校后未接到通知不得自行返校”,除了与疫情防控的整体要求精神不相符、有懒政的嫌疑,更让人觉得少了人情味儿。

  部分学生留校的诉求既现实又透露着无奈。例如,对那些来自高风险地区、就读低风险地区高校的学生来说,回乡可能会面临14天的隔离,返校后还可能面临隔离,留校就是最好的选择。还有一些明年即将毕业的学生,不免担心回去后滞留老家,影响下学期的毕业答辩、找工作等。种种不同诉求,充分说明“留不留校”问题的多样性,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更不应该名义上要求“没必要”,而在实际执行中变成“一律都”。

  报道提及部分高校管理者和辅导员的普遍心态:“要求学生尽量离校,有利于学校管理。”一方面,学生少留校就省去了不少监测、日报等麻烦,不用给教职人员增加管理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学生不在学校,就意味着校方将承担更少防疫风险和责任。说到底,这些都只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对低风险地区高校而言,如果本地疫情形势始终处于稳定状态,那么只要按规定落实日常防控要求,学生留校并不会增加更多的工作量。对高风险地区而言,“一股脑儿”把学生推出去,同样也是缺乏担当的表现。

  换个角度看,即便留校学生多于平常,校方也可以创新举措,提高管理智慧。有学校出于稳妥考虑准备假期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又担心引起学生反感,倒不如在充分摸底的基础上,征求学生意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管理。封闭还是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校方与留校的学生互相换位思考,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自主自觉,摒弃单方的“管”与“被管”角色,应该能找到有共识的解决办法。

  在很多人眼里,高校是最讲人文的地方。少些“一刀切”,多些担当与智慧,让有条件的学生能回家过年,让留校的学生得到合理安排和照顾,就是对“人文”最好的诠释。(张东锋)
相关链接
  让“卢书记们”的腰杆硬起来
  “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多重疑问待解
  坚决扛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 ——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整治“四风”:一抓到底 久久为功 ——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海西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海西州监察委员会
    承办部门:海西州纪委监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省纪委监委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