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基层工作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乌兰县纪委监委委 发布时间:2023年4月21日 | |||||
十五届县委以来,乌兰县委巡察机构积极发挥监督纽带作用,紧盯“巡前、巡中、巡后”三个环节,强化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的协作配合、信息互通、力量互助、成果共享,为实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巡察监督目标,不断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制度建设,织牢监督责任链条。以制度建设为先导,先后制定印发《关于规范巡察准备工作的具体措施》《县委巡察机构与县纪委监委协作配合办法(试行)》《关于县委巡察办与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协作配合工作办法》等制度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情况通报、人员选派、巡中协作、整改日常监督和成果运用等机制,通过情况通报、派员参与、线索移交、督促整改等方式,加强巡察机构与县纪委监委信访室、案件监督管理室、监督检查室、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等有关室部协作配合,推动形成巡察与纪检监察协同高效的监督闭环和监督链条,切实做到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不断提升政治巡察震慑力。 强化资源共享,夯实巡前准备工作。十五届县委以来,县委巡察机构高度重视巡前准备工作,每轮巡察前第一时间通过发函的方式,协调督促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信访局以书面形式向巡察组通报日常监督、信访举报、党员干部问题线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受理处理、基层党建等有关情况,助力巡察组实现靶向监督、提升巡察质效;加大纪检监察干部参与支持巡察工作力度,先后抽调4名乡镇纪委书记、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委机关优秀干部担任巡察组长、副组长、成员,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干部专业特长,为巡察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保障。同时,扎实开展巡前培训,坚持将巡察工作流程、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内容作为必修课程,邀请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县委宣传部有关科室及县委巡察办有关负责同志为巡察组成员逐一开展专题辅导,引导帮助巡察组找准监督“切入点”,提高履职能力。十五届县委以来,县委巡察办共发函18份,收到反馈被巡察党组织关于信访举报、意识形态、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和处置情况、审计等方面问题60余条。 强化巡中协作,高效推进监督检查。始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十五届县委第三轮巡察期间,持续加强与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党风政风监督室、派驻纪检组力量的协作配合,探索开展巡察组巡察监督+派驻纪检监察组循环驻点监督同步进驻被巡察党组织工作机制,对重点问题加大组组会商研判,有效提升问题“辨识度”和精准性,实现巡察“利剑”和派驻纪检监察组“探头”优势互补、同向发力。同时,巡察期间县委巡察组、巡察办与县纪委监委强化情况互通,对重要问题进行交流定性、集中会商、逐条把脉,进一步提高线索的成案率,对移交的问题线索县纪委监委进行快查快办、形成震慑,并及时向巡察办通报线索处置情况。十五届县委以来,巡察组共移交问题线索4件,已办结4件,给予诫勉谈话4人、谈话提醒5人,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1份、监察建议书1份。 强化共督共促,推动整改落地见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巡视巡察机构关于加强巡视巡察整改成果运用的新要求、新规定,制定印发《关于规范巡察反馈工作的具体措施》《巡察整改监督办法(试行)》,充分释放“整改从反馈开始,反馈从问题抓起”的强烈信号,每轮巡察邀请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参加巡察反馈会,听取巡察发现问题情况,了解整改工作要求。县纪委监委严格落实巡察整改日常监督责任,纪委常委会严格落实定期听取巡察整改监督和问题线索处置情况汇报要求,监督检查室按照时间节点会同县委巡察机构、县委组织部通过开展被巡察党组织巡察整改方案、整改集中进展情况报告“三方”会审,参加民主生活会、动态跟踪整改情况等方式,点对点指导被巡察党组织抓实整改,有效提升巡察整改质量。派驻纪检监察组将巡察整改落实情况作为重点监督任务,紧盯被巡察党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建章立制情况及巡察办反馈的未完成整改或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持续强化跟踪督办,形成监督、反馈、整改、再监督的监督闭环。十五届县委以来,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组累计开展巡察整改实地监督9次,通过“三方会审”向被巡察党组织反馈意见建议25条,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6场次,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健全完善制度30余项。截至目前,十五届县委第一、第二轮巡察反馈的294条问题已完成整改290条,整改率为98.6%;期间向有关职能部门通报巡察相关问题9次,提出工作建议70余条,推动草原奖补资金有关审计1次、流动党员“归巢行动”1次。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