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清风时评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9月25日 | |||||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部署,9月19日,青海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在青海省委党校开班。研讨班的举办,彰显了省委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对于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省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深入推进,在全省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召开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对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制定《中共青海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的决定》,对我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这次研讨班,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的再认识、再深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大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绘就青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图景。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青海位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人口、气候、地理环境、发展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历史昭示我们,青海发展始终离不开国家支持,只有把青海放在全国大局中谋划,深度融入国家大局,着力服务国家大局,才能实现自身更好更大发展。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四个必然要求”,牢牢把握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准确把握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的战略意义,抓住改革发展主动权,打破思维定式,转变思想观念,顺应产业绿色化转型趋势、人口城市化集聚趋势、社会数字化发展趋势,更加坚定、更加主动地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在国家能源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生态补偿机制持续完善的进程中,顺势而为、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找准路径,努力跨越“胡焕庸线”贡献全国、发展自己。 青海走到今天,和全国一样,靠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指路领航,靠的是改革开放。青海的明天依然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深刻把握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重点领域坚持“疏、堵、优”,建设好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好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示范区;以产业“四地”作为支柱,把服务业作为支撑,把向国内开放作为支点,努力走出一条彰显地方优势、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大政方针,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就业作为深化经济社会各方面改革的“指挥棒”,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多办、办好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八个方面的再认识,落实好“十严禁”和“九条措施”,拿出“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精气神,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走好“补课”“赶考”之路。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让我们以此次研讨班为契机,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领会深、理解透、落实好,增强政治本领,提高履职能力,继续开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青海新的更大贡献。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