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基层工作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乌兰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5日 | |||||
乌兰县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柯柯镇不折不扣严格贯彻落实县委安排部署,以实的作风种好专项行动“责任田”、打好专项行动“组合拳”、当好人民群众“服务员”,确保专项行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提高政治站位,善统筹种好“责任田”。按照县委专项行动部署会议及领导讲话精神,镇党委迅速召开会议,领会精神内涵,强化政治担当、提高思想自觉。一是“一把手”牵头抓总。镇党委书记作为“一把手”全程负责全程带动,有力促进了专项整治工作高质量起步。全镇作风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以来,镇党委书记主持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2次,结合实际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全镇召开安排部署会3次,领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次,中心组学习1次,结合实际撰写心得体会1篇,摘抄读书笔记1万余字。通过主动研究、部署推动、督促落实,真正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中发挥了牵头抓总的领导作用、真学真懂的示范作用。二是班子成员示范带动。全镇紧盯“关键少数”,以镇党政班子成员为重点对象,边学边查,以查促改,在端正工作态度、提振精神状态、转变工作作风上下功夫,不断增强谋事、干事、成事的能力,以良好的作风推动镇机关作风转变;抓好“绝大多数”,延伸到全镇干部职工,立足本职,跟进学习,提高能力,转变作风,履职尽责。 细化工作举措,全谋划打好“组合拳”。镇党委立足4大类27条重点纠治问题,结合镇情实际,制定了专项行动安排表和查摆问题清单,按照“学、查、改、建”四个步骤扎实推进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坚持边学边查、边学边纠、边学边改,把学习和查纠贯穿专项行动全过程。一是三“学”一课学有所获。围绕中央、省州县委各次会议讲话精神必学篇目,采取每周一课的固定“充电时刻”组织全镇干部进行集中学;围绕党章党章党纪、生态环境有关政策法规等必学、选学篇目,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利用工作之余进行个人学;制定了以“谈心得、谈体会,找问题、促提高”为主题的2次研讨学、镇党委书记以“以赶考的姿态做一名作风过硬的乡镇干部”为题的讲党课计划。目前,组织全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2次,班子成员撰写读书笔记累计10万余字,干部职工撰写读书笔记40余篇。二是开展四“查”找准病灶。为在查摆问题上求准、求深,全镇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班子议”方式,真正把问题理清楚、理透彻,决不隔靴搔痒。目前,针对作风整治4个方面27条查摆的问题靶标,镇党委班子成员通过“自己找”的方式对标入号、全面体检,精准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57条,并一一建立了动态整改台账。三是突出实效“改”有目标。为实现整改落实到位、彻底,全镇列出整改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整改目标、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工作落地见效。截至目前,班子查找问题10条,制定整改措施23条,已完成整改2条;班子成员查找问题47条,制定整改措施54条,已完成整改11条。 注重作风转变,抓落实当好“服务员”。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作为专项行动的“着力点”来抓。聚焦矛盾纠纷化解、功能设施完善、惠民政策落实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上转作风,抓落实,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一是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在专项行动中,镇党委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各用工企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解决了老托海枸杞种植户与采摘工劳资纠纷、真诚公司拖欠其雇用枸杞采摘工采摘费问题2起,涉及金额340余万元、150余人。二是主动提供便民服务。全镇把解决群众诉求作为落实“为民办实事”承诺和作风转变的有力抓手,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在新政府楼打造了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了“民政、养老、医疗、计生、残联、保险业务、市场监管、法律援助”等10个综合服务窗口,着力解决了群众和企业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方便了为民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认真落实驻镇坐班制度,实行简政服务“一窗跑”、便民服务“我来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10月份以来,在镇级“一站式”服务窗口接待群众来访140余次,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达2000余人。三是主动开展亲商暖商。为缓解枸杞种植企业采摘用工短缺的问题,镇党委组织机关、社区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采摘枸杞500多斤,协调林业局等部门组织200余名护林员为真诚、神杞等公司采摘枸杞5万余斤,既缓解了企业的用工短缺的问题,同时让企业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更加让全镇党员干部坚定了服务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四是主动落实惠民政策。聚焦群众关切问题,将改厕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一项重点惠民工程来攻坚,逐步提高了全镇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能力,提升了农牧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目前,实施改厕项目1482座,超额完成86座。五是主动为民解忧纾困。多次与县级有关部门协调,极力解决卜浪沟村秀德格尔地区24户牧民群众草场被淹没的问题,修建引水沟工程,组织职工为辖区孤寡老人修缮烟筒、清洁庭院,并为贫困老人发放驼绒被13床。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