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纪检要闻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关闭
海西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海西州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年2月16日
  
   
砥砺奋进清风扬

  —— 海西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1年,海西纪检监察工作在开局起步“十四五”、阔步迈向新征程中继续朝着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以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修复“两个生态”,突出政治监督,锲而不舍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十四五”开局起步提供了坚强保障。


  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者” 践行“两个维护”坚定有力


  

  



  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

  2021年,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着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定有力。

  立足“国之大者”,站位“省之要者”,认真贯彻落实海西政治生态修复指导意见,协助州委制定进一步推动政治生态修复二十二条具体措施以及两个《“以案促改”任务清单》,紧盯工作落实强化监督,下发纪检监察建议128份,有力保障政治生态修复大局。把监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党内政治要件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梳理18条重要指示批示列成清单,以清单化方式深入推进监督检查,打通贯彻落实党内政治要件“最后一公里”。

  在5个地区和4个州直单位开展政治监督“重点深入”试点工作,创新“清单式”“走访式”“蹲点式”“点穴式”“观测式”监督,有力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牢牢牵住主体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约谈202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专项考核不定等次的2个地区和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强化考核结果综合运用,切实当好州委落实主体责任的监督者、督促者。先后向州委汇报作风建设、政治巡察、审查调查、专项监督等工作13次,提出工作意见建议15条,持续释放加强政治监督明确信号,传导责任和压力。

  围绕提升派驻监督质量,提高工作能力水平,去年州纪委和格尔木市开展“一对一”循环式监督试点工作,通过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对驻在单位深层次、全方位政治“画像”。格尔木市纪委监委第一轮对5家单位开展“一对一”循环式试点监督,发现反馈问题64条,全部督促整改,派驻机构“探头”作用发挥更加充分,监督质效得到大幅提升。

  2020年,海西国投连续发生腐败案件,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建设虚化弱化边缘化。“一对一”循环监督启动后,州纪委把该单位作为州直首个试点。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曹福寿在持续近40天的进驻中发现干部作风、队伍建设、债务风险化解等11个问题。“这些问题查阅资料、日常监督根本发现不了,与中层以上所有干部进行谈话中发现存在推拖的畏难情绪,有些工作一推了之。”曹福寿说,今后国投将面临转型发展,人才问题也是一大“瓶颈”,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上企业措施不多办法不新,同时存在外债资金重大风险,极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些都是这次“贴身式”“嵌入式”监督发现的深层次问题。

  “一对一”循环式监督不仅解决派驻组派驻部门多人员少的矛盾,还便于将派驻单位摸个透彻。“一届五年任期每年选择2-3个单位,一个单位进驻45天,三年内就能把全部派驻单位过一遍,所有肠肠肚肚翻出来,对派驻单位也是有好处的。”曹福寿对这样的创新监督方式很认可,也很有信心。

  巡察是党内监督重要方式,巡察的本质就是政治监督。去年,州委巡察办对州、市广播电视系统开展上下联动巡察,发现突出问题50个、问题线索4件,监督立行立改问题7个。在对各地区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巡察中发现突出问题381个、问题线索8件,监督立行立改问题30个。全面启动对州教育局等6个单位的常规巡察,扎实开展涉粮问题专项巡察,发现问题91个,问题线索4件。巡察点、线、面联动的方式,层层持续传导责任压力,推动巡察工作纵深发展。

  2021年是换届之年,加强换届风气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纪委监委强化换届风气监督,严明州县乡三级换届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换届纪律“十严禁”,全程跟进监督县乡换届风气监督,累计批评提醒违反党代会及“两会”会风会纪问题10余人次,为三级换届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去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贯穿经常性工作,关口前移,监督前置,实现监督执纪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全州运用“第一、第二种形态”处理764人次,占“四种形态”处理人数的91.9%。


  突出重点领域专项治理 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纪检监察机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突出抓好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检查,制定护航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专项监督三年工作方案,开展2轮次木里矿区生态恢复监督检查;持续压茬跟进监督祁连山南麓海西片区“问题图斑”整治,目前291个“问题图斑”全部整治完成,通过州级验收,提前完成了省级目标任务;对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进行“回头看”,对11处疑似问题逐一实地检查,就乌兰县金子海景区顶风违建问题问责4个单位,党纪政务处分4人,约谈1人。

  协同配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加强问题线索移交、流转、配合、检查进度,全州共受理政法干部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152件,立案审查调查35人,党纪政务处分30人,查处了一批政法干警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全州引起较大反响,形成震慑作用。各级政法干警以案为鉴,深刻汲取教训,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转变工作作风、严格自省自律,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纯洁政法队伍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问题,部署开展供热领域、服务窗口单位公职人员“窗口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切实保障民生民利。专项监督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推进情况,制发监察建议书2份,约谈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13人。牵头开展公租房管理使用乱象专项治理,督促职能部门清退违规、重复享受公租房住户368户,追缴租金795万余元,诫勉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监督,督促医疗保障部门查处5家违规医疗定点机构,收缴违规资金823万余元。积极推进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校外培训机构、低保突出问题以及养老基金等专项整治监督,不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深化纠治“四风” 充盈新风正气


  



  “德令哈市人防办原主任周鹏用虚假发票违规报销。”“原冷湖行委人民医院院长红卫、副院长叶青违规使用单位特种车辆。”“格尔木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易竑炜违规发放加班补贴和值班费。”“天峻县委原副书记、政法委原书记殷学成违规报销差旅费……”

  2021年春节、国庆前夕,州纪委对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曝光,紧随其后各地区相继通报,形成了震慑作用。每年重要时间节点前公开曝光“四风”典型案例已成为常态操作,旨在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去年,全州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9起13人,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件,处理1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持续释放了对“四风”问题毫不放松一抓到底的强烈信号。

  紧盯节点是我州狠刹“四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公开曝光的案例中,有的违规使用公车,有的让相关企业支付机票住宿费,有的绕道旅游,有的发放津补贴,这些干部没有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必须严格落实的铁规矩、硬杠杠,突破了行事原则和用权规矩,最终受到党纪国法制裁,成为反面教材。

  过去一年,我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紧盯节日期间易发的“四风”问题,精准监督、创新监督,发信号、出重拳、用狠劲,打好节日纠“四风”的主动仗,决不让不正之风反弹回潮。集中开展检查和明察暗访8轮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71条。着力纠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以及搞“包装式”“洒水式”“一刀切式”等落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组织6个监督检查组赴地区部门监督检查,发现反馈突出问题,督促加大整改力度,持续推动作风转变。

  去年,在收送礼金礼品问题“主动说清”专项行动中,全州2873人签订《拒绝收送礼金礼品承诺书》,5人主动说清并上交礼金礼品折合人民币22.54万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及收送礼金礼品问题线索34条也全部办结。在持之以恒、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的高压态势下,反“四风”已成为广泛共识,新风正气日渐浓厚。


  巩固拓展高压态势 “三不一体”攥指成拳同向发力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既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一年来,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各部门积极联动、攥指成拳,同向发力、一体推进,坚持严惩腐败与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不敢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威慑

  2021年开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重磅消息——“青海省原副省长、海西州委原书记文国栋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春节前,省纪委相继发布海西州委原常委、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原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梁彦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原专职副主任兼原木里煤田管理局局长李永平,州自然资源局原局长王洪斌、州政协原秘书长郝建华被“双开”的通报,强化不敢腐震慑、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取得实效。

  去年,在严查木里非法开采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中,全州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不担当不作为、履职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强化执纪问责,2个州直部门党组向州委作出深刻检查,3名领导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1名领导干部批评教育和提醒谈话。深挖细查非法开采背后存在的官商勾结、钱权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立案8件,党纪政务处分8人,移送司法3人。严肃查处了张标、季学朝、李才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全年累计受理信访举报950件次,处置问题线索674件次;立案审查调查16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9人,移送司法22人,挽回经济损失7594万余元。

  不能腐——立体化、常态化制约监督

  2021年,州纪委监委制定《推动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明确方法路径,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融合,压紧压实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管党治党责任。

  对新提任的570名领导干部开展廉政提醒谈话,并进行廉政知识测试,督促层层严格自律、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回复党风廉政意见21070人次,对136人提出暂缓提拔任用意见,把好选人用人监督关口。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综合运用廉政“画像”、谈话提醒、日常监督等方式,全面掌握“关键少数”的思想、工作、作风、纪律情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不想腐——化风成俗教育引导

  “都是咎由自取、痛不欲生”“家庭亲情弥足珍贵”“现在就是有一座金山银山我也不会动心”……去年底,一部警示教育片《海西州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在全州各单位、工矿企业、乡镇街道广大党员干部中引发观学热议和深刻反思。大家都为片中人深深惋惜,认为片中的案例很典型、当事人认识也很深刻,具有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讨论中,党员干部分析违纪违法人员走向职务犯罪道路的成因,总结提炼预防腐败的措施和制度,增强自身法纪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护墙。

  过去一年,州纪委监委选取政法和工程建设领域典型案例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用身边的“活教材”向党员干部敲响警钟。持续更新海西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展板内容,将中央、省州纪委监委查处的涉及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的18名受处分人员案例全部上墙,用身边人身边案强化警示教育,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开展警示教育活动500余场次接受教育干部近7000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编发《海西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警示案例选编》,通过案件通报、分析点评等形式,警示全州政法干警知敬畏、知镜鉴、守底线,切实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性,筑牢不想腐的反腐堤坝,进一步提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实效。

  “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是海西转型升级、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事关长远、至关重要。”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海西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点题的发展愿景,保障党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强化政治监督尤为必要。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今年,海西各级纪委监委将坚定不移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贯通运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一以贯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一体推进“三不”取得更多制度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四地”和“五个示范省”建设,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西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献礼。

   
相关链接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图解|2021青海纪检监察工作回顾
  中共海西州第十三届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看亮点·都兰篇
  •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海西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海西州监察委员会
    承办部门:海西州纪委监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省纪委监委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