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基层工作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德令哈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年3月28日 | |||||
3月26日上午9时,海西州蒙藏医院原院长刘某职务犯罪案在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为进一步筑牢全市党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系好年轻干部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巩固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成果,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微腐败”专项整治工作,推进全市廉洁文化建设,全面净化政治生态环境,市纪委监委组织县级领导干部和市第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及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等百余名干部开展旁听庭审警示教育活动,把警示教育“课堂”搬进庭审现场,通过“沉浸式”警示教育,切实达到以案明纪、以案释法、以案示警的效果。 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围绕被告人刘某在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具体犯罪情节等方面开展辩论。公诉人的指控,被告人的陈述、自我辩护,辩护律师的举证,清晰再现了被告人利用职务便利一步步突破“底线”、跨越“红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我18岁参加工作,有36年的工龄,20多年的党龄,大家要以我为鉴,好好工作,不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刘某当庭表示认罪认罚并进行了深刻忏悔,给在场的旁听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震慑。 旁听庭审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庭审现场是最生动、最震撼的警示课堂,身边的典型案例是最深刻、最鲜活的反面教材,在工作和生活中将以案为鉴,时刻紧绷纪律规矩这根弦,牢牢守住做人、处事、用权的界线底线,廉洁奉公、谨慎用权,不做“案中事”不成“案中人”,依纪依规依法正确履职尽责。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道德底线,没有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职业道德,就会在权力面前失去自我,在金钱面前失去理智,在欲望面前失去节制,最终走向灭亡。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们要在这个案例中汲取教训,警醒自己,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职业道德,勤奋工作,清正廉洁,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原绿洲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代表马靖在庭审结束后表示。 “曾经我们是站在同一‘战壕’的同事,今天看到‘身边人’变成‘案中人’,我深感惋惜和痛心,此次旁听庭审,对我们医疗卫生系统的教育警示意义重大。我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拒腐防变意识,严于律己,合理用药、规范诊疗、依法行医、廉洁行医,做到警钟长鸣,做一名信念坚定、清廉正直的医务工作者。”怀头他拉镇卫生院院长白海洋表示。 “今天我们组织此次活动,目的是通过组织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医疗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尤其是年轻干部直观感受违纪违法干部扼腕痛惜的悔恨之声,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进一步筑牢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防线,系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我深感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监督执纪任何时候都不能松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守住政治底线,把准方向‘不偏航’,守住纪法底线,心中有戒‘不妄为’,守住干事底线,担当尽责‘不懈怠’。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推进全市廉洁文化建设,持之以恒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以攻坚之志、担当之为、非常之功打好党员、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攻坚战、持久战,持续构建全市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景凤表示。 将警示教育的课堂“搬进”庭审现场,利用法院庭审的教育功能,用“看得见、听得着”的身边案例教育党员干部,是德令哈市纪委监委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有力举措,也是廉政教育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的生动诠释。下一步,德令哈市纪委监委将进一步丰富警示教育载体与形式,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持续坚持用好身边“活教材”,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绷紧纪律之弦,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