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清风时评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关闭
加强基层监督提升治理效能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5年6月6日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监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基层监督有效路径,持续释放基层监督治理效能,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国家政权安全的高度,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取得重要成就,基层活力充分激发,社区能力明显提升,维护了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同时必须看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基层治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也存在一些堵点难点亟需打通理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进一步织牢织密基层监督网,以有力监督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把基层监督力量“拧成一股绳”,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基层点多线长面广,加强基层监督,不能是纪检监察机关一家“唱独角戏”,需要各方责任主体“奏大合唱”,形成合力。要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党组织全面监督、纪检监察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各类监督协同配合的基层监督责任体系,推动基层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加强对基层监督的统筹谋划、组织领导、部署推动、检查落实,把责任贯到底、压力传到位。要督促职能部门加强对基层贯彻执行本部门本系统本领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纪检监察机关在履行好协助职责的同时,要强化专责监督,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若干意见》,健全完善县统筹抓乡促村、片区协作、交叉监督办案、乡案县审等工作机制,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派驻、巡察、审计、财会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调,激活基层监督“末梢神经”,切实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坚持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把加强基层监督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层监督必须纠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群众可感可及。要坚持以案开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攻坚,“撕开口子”“揭开盖子”“挖出根子”,精准发现作风和腐败问题背后深层次隐患,同步推进监督促治、以案促改,及时追赃挽损、堵漏建制,切实看住“人”、管住“权”,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将效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加强类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推动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避免出现责任空白、监督盲区,健全维护群众利益常态长效机制。

    瞄准基层“痛点”加强基层监督,以持续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基层治理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形式主义“枷锁”锁住的是人,是实干脚步。近年来,基层减负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针对性举措越来越多,整治力度持续加大,减负效果不断彰显,但离党中央要求、事业发展需要、干部群众期盼仍有差距。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既是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基层治理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加强基层监督的重要内容。要聚焦脱离实际定政策、督检考过多过频、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持续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减负获得感。要通过监督推动基层减负,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等突出问题,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中间,广泛听取意见,回应诉求关切,把矛盾纠纷及时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组织动员群众和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湛天阳)

   

一锤接着一锤敲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6-06

  

  5月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5年4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是连续第140个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满盘皆活,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正是源自这十多年来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抓的坚韧。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初,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尚存“一阵风”的忧虑、“走着瞧”的心态。如今,时间给出了答案。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刹住“车轮上的腐败”、整治“会所里的歪风”,再到持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四风”问题得到有效纠治,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日益巩固,我们党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变化重塑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为推进作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作风建设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决不是靠打一两次冲锋就能完成的,贵在抓常抓细抓长。只有锚定目标、日拱一卒,扭住不放、久久为功,方能打破“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

    早在199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写过一篇文章《滴水穿石的启示》。文章指出:“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滴水穿石的关键,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如果没有这股锲而不舍的毅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便什么事也做不成。同样的道理,作风建设没有捷径可以走,必须坚持长期主义,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和定力,遏制“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冲动。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在新征程上,我们需要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不断培土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愚夫)
相关链接
  党性修养是一堂终身课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
  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工作座谈会召开
  •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海西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海西州监察委员会
    承办部门:海西州纪委监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省纪委监委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