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基层工作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关闭
格尔木市:监督破难题护航务工家庭子女求学路
来源:格尔木市纪监委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2日
  
  

4月15日,一通跨越900公里的求助电话打破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教育局的平静。在格尔木市的务工人员马玉梅哽咽求助:远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母亲病重住院,12岁儿子马有盛无人照料,急需转学至格尔木。然而此时春季转学窗口已关闭超1个月,按常规需等待新学期办理,将导致近5个月教育空窗。

格尔木市教育局当即启动“紧急就学通道”,24小时内完成居住证明核验、学籍系统对接、协调接收学校等全流程,隔日就将马有盛转入金峰路小学五年级就读。这一“极速响应”背后,是格尔木市纪委监委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构建的“监督+常规+应急”保障机制发挥了作用。通过该机制,市纪委监委督促教育部门优化流程、压缩材料、设立“紧急通道”,为“特事”提供“特办”服务。近三年来,累计解决2300余人次转学需求,其中217个家庭通过“特事特办”突破转学窗口期限制,相关举措带动企业员工稳定性提升17%。

在金峰路小学,马有盛转学后即享受到“一站式”教育帮扶:学校开通学籍转入“极速通道”落实“籍随人走”,定制语数外补偿课程,配备心理咨询师跟踪学业与心理健康。班主任更主动担任“临时家长”,每日课后义务辅导2小时,以“私人定制”错题集等形式,助力其快速融入班级。

“这场教育援助,让我每年省下3.78万元陪读费,相当于我8个月的工资!”格尔市纪委监委与市教育局回访时,马玉梅动情致谢。

从跨区域紧急转学的个案突破,到“监督+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格尔木市以精准监督破解务工家庭子女教育难题,既守护了民生底线,更以教育“温度”为工业城市留住人才、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力量。

相关链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体制机制
  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常态
  “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 ——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纪实
  •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海西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海西州监察委员会
    承办部门:海西州纪委监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省纪委监委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