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纪检要闻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大柴旦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 | |||||
大柴旦纪工委监工委工作亮点 强化党建引领,以“党建+”打造“五型”模范机关,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工作思路,以开展“基层建设深化年”活动为契机,以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目标,以“党建+一个中心、两个责任、三个转变、四个监督、五抓工程”为载体,将新时代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融入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与业务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实现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将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着力打造“绝对忠诚型、组织过硬型、守正创新型、务实清廉型、创先争优型”模范机关,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建立“特约监察员”制度,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为切实加强对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坚决杜绝查办案件中跑风漏气、滥用职权、以案谋私等执纪违纪、执法违法等问题,严防“灯下黑”。在全州率先建立“特约监察员”制度,聘请了17名特约监察员,建立了《大柴旦监察工作委员会特约监察员工作办法》,明确工作职责、权利义务和履职保障等内容。年内召开特约监察员座谈会2次,通报纪检监察工作,围绕特约监察员如何规范履职发挥监督作用进行了广泛交流,征求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6条,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高标准选聘监察联络员,助力监察监督实现全覆盖。为更好地落实监督首责,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有形有效监督,建立了村(社区)监察联络员制度,推动监察监督向村(社区)延伸,实现基层监察网络村级全覆盖,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监察联络员的监督“探头”和“哨兵”作用,把监督工作延伸到了“神经末梢”。所辖两镇2个村、5个(社区)均选聘了监察联络员,并同步建立了工作例会、定期报告、学习培训、信访接待、述职述廉、考核考评等配套管理制度。 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规范监督执纪执法,夯实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运行基础。按照州纪委加强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以镇纪检监察工作“四有”“五化”“六强”为目标,在州纪委监委的坚强领导和工行委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7.4万元,对两镇纪委谈话室、来访接待室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造,同时配齐同步录音录像、涉密计算机、保密文件柜等办公办案设备,完善了工作职责、岗位职责、信访流程、问题线索处置等制度规范15项,助力镇纪检监察工作提质提效,促进了镇纪委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夯实了镇纪检监察工作运行基础,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探索强化内部监督,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纪检监察自身建设。以开展“基层建设深化年”为契机,先后制定出台了《大柴旦纪工委监工委干部职工“十严禁”纪律规定》《大柴旦纪工委监工委干部职工工作失职失责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共大柴旦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大柴旦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书记专题工作规则》等制度规定,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监督制约机制,从严从细从实规范纪检监察工作和干部行为。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