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工作动态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格尔木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1日 | |||||
切实履行监督第一职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使命所在,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格尔木市纪委监委牢牢把握监督基本职责,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以“三看”为抓手,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在监督常在、监督常态上努力尝试,力求实现突破。 看基层,吃透基本情况找准监督入口。基层调研是发现群众“急难愁盼”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调查研究, 坚持眼睛向下发现问题……”市纪委监委探索“书记主动领题破题”工作模式,通过不打招呼走访群众,在田间地头、炕头板凳上与百姓谈心、与干部谈心,撤掉“过滤网”,撕去“外包装”,看到“里子”,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认领问题、主动解决问题。10月17日,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宏在市乌图美仁乡、大格勒乡调研期间主动认领“村民在村医务室经常买不到感冒药等常用药”“村里维修一家水管,四个村子集体断水”的问题;10月18日,市纪委主动联系市医保局、市卫健委,于当日将相关药品配发至乌图美仁乡祥和村一组医务室;10月19日,市农牧和乡村振兴局和市水利局共同协商,将乌图美仁乡祥和村、幸福村、安康村和团结村自来水管线改造纳入到2022年乡村振兴计划并予以全线改造。用“行事主义”力破“形式主义”,通过与群众“亲密接触”吃透基本情况,进一步校准监督入口,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看线索,统筹专项治理找准监督方向。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人心工作,必须以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基本工作导向,监督推动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市纪委监委全面梳理专项治理工作,实行清单式管理、责任式领办,共开展专项治理19项,以问题线索找准监督方向。聚焦违规收送礼金礼品,向全市56家单位印发工作提醒函,对主要领导进行集体约谈。收到相关问题线索9条,办结5条、在办4条。对十八大以来的相关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筛查问题线索110件110人,立案31件31人。聚焦医保基金监管,对40家医保定点的各类医疗机构开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并对前期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落实。收到问题线索1条,移交公安机关办理。聚焦公租房治理,对我市18个小区5555套公租房摸底排查,受理问题线索4条,办结1条,在办3条,诫勉2人,集体约谈1次。聚焦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受理问题线索23件,转办9件,立案审查调查2件,予以了结7件。通过问题线索反映出不同领域的问题,运用纪律检查建议书、督办通知等形式,进一步建立健全问题背后制度机制,强化精准监督。 看日常,敢于尝试探索找准监督抓手。根据省纪委监委安排部署,新一届纪委班子深入落实《关于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意见》等精神,结合格尔木实际,主动尝试派驻机构“一对一”循环式监督,探索解决人少、覆盖单位多的问题。制定《格尔木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一对一”循环式监督试点工作方案》,通过“聚焦重点看、盯准对象谈、深入实地察、畅通渠道研”方式,定于10月10日至11月20日,对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农牧和乡村振兴局、市供销合作社和市融媒体中心开展驻点监督。2022年各综合派驻纪检监察组选择4到6家部门单位开展“一对一”循环式监督,根据驻在部门单位工作量确定具体驻点时间,两年实现一轮全覆盖,之后压茬进行。通过定期驻点,各派驻纪检监察组能够全面督促党委(党组)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掌握问题和矛盾,查清查透问题根源,切实把监督做实作细,让监督常在成常态。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