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工作动态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格尔木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年9月13日 | |||||
自8月13日全市首次疫情暴发以来,市纪委监委积极履行监督职责,从主要领导到普通干部,全员下沉一线参与抗疫,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动真碰硬、由点及面,排查了一个个问题隐患,堵住了一个个风险漏洞,充分发挥了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用精准监督推动疫情防控取得实效。 靶向施策,攻克难点。市纪委监委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城市“静” 下来的第一要务,在全市开展静态管理的第一时间,投入大量精力对各交通要道、重要卡口、重点路段、重要部位等关键点位开展全区域、全天候、全覆盖督导检查,24小时不定时、不间断督导,重点解决人员无序流窜、商超私自开放、非公务用车上街等问题。同时,从优化和规划核酸采集目标着手,全面掌握核酸采样点分布和采集时间安排,重点检查医务人员到位不及时、核酸采集秩序不规范、不能按时完成采集等问题。截至目前,督导检查组累计查访重要点位3318个、实地踏查核酸采样点819个(次),清点通报违反静态管理规定人员908人次、车辆29辆次、非指定商超私自开放经营42家,通过密集的检查进一步督促联点包片领导强化管理、群众严格执行静态管理和核酸采集要求,用反复盯、盯反复的韧劲最大限度阻断了病毒传播途径。 寻根问源,疏通堵点。针对追阳溯源过程和隔离管控等关键环节症结较多、问题频发的情况,市纪委监委主动请缨,分别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进行全天候驻点监督,既当监督员又当指挥员,推动各项责任落实。追阳小组紧扣筛查、流调、单采、转运等环节,全程与一线医务人员系统办公,亲自参与上门贴封条、阳性人员转运等全程,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推动整改问题,不断加强“采、送、检、报、追”等环节的衔接,有效斩断传播链条。针对隔离管控环节堵点症结较多问题,既居中调度,又开展监督排查风险隐患,委派副书记、委员深入148个封控小区和隔离酒店,紧扣消杀、物资保障、人员转运等关键环节,直接对话隔离人员、医务工作者、联点干部、酒店负责人,协调解决了一批群众合理诉求,极大地安抚了隔离人员不满情绪。此外,市纪委监委在短时间内点对点的解决了医废处理不及时问题,针对铁路小区管理混乱问题进行了驻点督导。 重拳出击,剪除痛点。市纪委监委始终把严明疫情防控工作纪律作为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之一,提出《关于将疫情防控作为开展“转作风 树新风 建设新青海 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项行动重大实践考验的通知》《进一步严明疫情防控“十五个严禁”纪律要求》等系列要求,呼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疫情防控作为干部提升纪律作风的重大实践战场,在工作落实中不断改进作风,以严明纪律和过硬作风保障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印发《关于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中受理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通告》,并把干部履职责任放在突出位置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昼夜不停督促包片联点干部在岗履责、靠前指挥,确保包片联点区域权责清晰、运转有序。教育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针对疫情防控中干部工作不力、履职不到位,以及问题长期得不到整改、局面长期得不到改善的责任领导,向市委提出处理意见,共计对8人给予免职、党内警告、诫勉等处分,全面压实部门单位主体责任,以强震慑推动强落实。 市纪委监委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继续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排雷兵”“警报器”“金刚钻”,用监督实效回馈上级和群众信任。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