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工作动态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关闭
织密“三资”监管网守好村集体“钱袋子”
来源:都兰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年8月16日
  
  “你们村上的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台账建立了没有?你们村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登记多久更新一次?请把今年以来的‘三资’管理台账拿给我们看一下。”……这是纪委工作人员在香日德镇幸福村开展“三资”专项监督检查的场景。

  “一盘棋”统筹谋划   着眼全局精心部署

  “近年来,通过“清产核资”,我们幸福村党支部在抓好青稞、小麦等传统产业提质的同时,积极谋划并盘活各类闲置资金、资产,坚持“支部主导+企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实施120余亩杏树种植、粮油面粉加工及能繁生猪养殖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益13.4万元,为脱贫户分红0.6万元,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十余个,年人均增收约1.8万元。”香日德镇幸福村党支部书记颜尚德介绍道。

  为全面加强对村集体“三资”的监督,推动村级“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严防“微腐败”的滋生,都兰县纪委监委联合各职能部门协同推进全面深化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治理行动,制定印发《都兰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将草原奖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藜麦补贴、农机补贴等纳入专项行动整治范畴,组织各乡镇对“三资”监管进行自查自纠,县农牧科技局先后召开工作安排部署会议5次,推进会3次,专题培训1次,切实提升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统筹协调、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

  “一体化”推进监督  健全机制凝聚合力

  “村集体“三资”监管量大面广,单靠纪委单打独斗很难取得实效,必须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资源和力量,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道。

  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专责,发挥协助引导推动功能,探索建立行业部门牵头抓总、巡察审计及时跟进、纪检监察统筹查办工作机制,推动农牧科技局严格履行牵头抓总和行业监管职责,着力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加强与审计、巡察等部门单位的沟通对接,全力推进专项整治走深走实。县农牧科技局联合县财政局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排查组,聚焦农村集体“三资”财务管理、经济合同、村级债务和工程项目4个方面14类问题,通过实地核查、资料审核、账务核查等形式,对8个乡镇106个行政村开展专项整治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已整改问题11类共性529条,占问题总量的99%。整改不规范农村集体问题合同191个,化解村级债务15万元,整改不规范工程项目涉及资金560.5万元,群众获得感及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把尺”亮底执纪  纵深整治提升实效

  在监督过程中,健全完善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一体、执行有力的监督体系,统筹5方面人员力量,形成“1+1+2+4+N”的2个协作片区,深化“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乡”一体监督等监督方式,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在办案件班子成员包抓领办责任制,明确牵头室、责任人,集中管理、分类处置,采取日调度、周督办的方式提示提醒,跟踪督办,做到快查快结。深化运用班子成员联镇包村抓社等工作机制,即包案件查办又包突出问题整治,督促补短板、强弱项,做实做细带件下沉、带件下访、上门接访。并建立案件质量提级审核把关机制,全面把核查是否彻底、案件查办是否规范作为审核重点,及时纠偏。同时,采取县纪委监委统筹、县农牧科技局、县财政局、县林业和草原局等职能部门核查、乡村两级主抓的方式开展监督检查3次,规范村集体“三资”台账管理、督促及时公开村级“三务”,追回公职人员违规领取奖补资金17874.02元、村集体土地租金170000元、产业发展资金93600元。指导香日德镇纪委追回群众资金32850元。

  农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改整治,推动监督下沉落地,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织密制度之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相关链接
  都兰县纪委监委打好“四项监督”组合拳 提升监督质效
  都兰县纪委监委打好“四项监督”组合拳 提升监督质效
  下沉式监督让老旧小区“靓起来”
  监督纠治“人情保”“关系保”顽疾 守牢民生保障底线
  •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都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都兰县监察委员会
    承办部门:都兰县纪委监委办公室 技术支持:省纪委监委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