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工作动态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果洛州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年4月19日 | |||||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是我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第5个年头,同样是这一年,我成为了全县最年轻的90后乡镇纪委书记。 从班玛县城出发,在水泥、柏油、黄泥、乱石多种路况的蜿蜒山路上奔波4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我所在的达卡乡。 “如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在达卡乡有效推进?”是我来到达卡乡第一大重点工作,在了解了乡情实际、地域特点、产业情况后,乡纪委与各村驻队立即组成专项监督小组,开始对乡村振兴各个领域开展下沉监督工作。 乡村振兴事关民生福祉。2021年4月,在多娘村入户核查落实“四不摘”政策落实情况时,牧户巴特尔切保反映,在去往乡政府的路上有10公里路都是泥土路,冬天是冰坑,夏天是泥浆,群众出行很不方便。从巴特尔切保家出来后,我与多娘村驻村工作队员又相继走访了村里的其他牧民群众,证实这个问题确实存在。随后,我立即向主要领导报告有关情况,联系主管交通的副乡长,集体研究后,找到了县交通局修缮了这条泥土路,仅仅1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多娘村牧民群众几年的困扰。 虽然是短短10公里的道路,但这10公里路打开了却是群众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和希望。“郭书记,你看,现在我们出行真是太方便了,感谢乡党委政府,能够听到我们的心声,解决我们的难题!” 通过一次又一次监督、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我体会到,只有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注入‘家’的温情,有效推动监督下沉,才能以解民忧的真心换群众奔向新生活的信心,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身处一线,乡镇纪委书记是最贴近群众、最能“察言观色、闻声解意”的“贴心人”,也更容易发现、解决群众的“烦心事”。董仲村哈旭俄杰的妻子常年生病,夫妻俩四处求医,看病花了一大笔钱,这让本来刚刚脱贫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就在这时,返贫预警机制发挥作用,乡纪委向乡镇主要领导汇报后,全乡干部和驻村队员筹集7000多元的补助慰问金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同时,迅速组织村“两委”召开会议,将其子聘为草原生态管护员每月领取固定工资。 后来,在一次入户调查中,哈旭俄杰激动告诉我们:“现在,我们全家人渐渐走起了上坡路,日子过的是一天比一天好!” 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政策举措、监测对象、工作重心等都发生了变化,各项惠民政策能否落细落实,关键在于专项监督的精准性有效性强不强。乡镇纪委更不能单打独斗,我们运用“1+X”监督模式,与乡各职能部门、各驻队、各村监督委员会联合起来,坚持从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惩处问责。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乡党委政府、乡纪委的通力协作下,2021年,达卡乡贫困户210户678人收到分红资金26.6万元,多娘村投资光伏电站项目收益22.61万元,兰青村投资兰青超市收益6.7万元......可以欣喜的看到,达卡乡全体干部群众正在以行动践行初心,为谱写幸福生活新乐章共同努力。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