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工作动态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尖扎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0年4月21日 | |||||
2019年以来,尖扎县纪委监委以廉政文化引领党风廉政建设,统筹运用倡廉、导廉、促廉、助廉、筑廉这“五支利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敬廉、崇廉、守廉、思廉、尚廉,形成风清气正的新氛围。 一是教育之“箭”倡廉。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县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先后15次传达学习中纪委、省纪委有关文件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多次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并组织全县各乡镇党委、各县直机关党组扎扎实实每季度开展一次党纪政纪、党风廉政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组织全县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干部职工谈心得、说体会,做到以案为鉴,全县累计观看人次达1500余人次。同时,先后5次组织召开廉政警示教育大会,通报近年来发生在我省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和身边的典型案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廉政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和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下,我县3名科级领导干部主动上交礼金2.8万元,在全县营造了健康晴朗的政治生态。 二是宣传之“箭”导廉。制作了一批印有廉政标语的抽纸和一次性纸杯用于会议使用和日常办公使用,并在县府马克唐镇主街道制作了2个大型廉政宣传灯箱,将廉政文化宣传延伸到普通党员和群众中。积极和县委、县政府沟通协调,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作了“尖扎县党员干部十不准”,在党政大楼上下班时段作为铃声循环滚动播放。在县纪委监委办公地点制作了廉政文化长廊,悬挂“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等30余副图文并茂的廉政名言警句和政治学习标语,充分发挥廉政文化潜移默化和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同时,协同康杨镇党委、政府共同筹款20万元,在康杨镇规划建设了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在全县范围内,努力营造出“时时讲廉、时时倡廉、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 三是谈话之“箭”促廉。开展了县委书记讲廉政党课、集体约谈,县长组织开展集中警示约谈,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开展新任干部任前约谈,各党委(党组)对党员干部开展警示约谈等活动,先后多次对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了警示约谈工作,先后5次对全县科级领导干部、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警示约谈,先后约谈400余人次,全面了解掌握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苗头,进一步打牢廉政文化建设根基。 四是亲情之“箭”保廉。组织全县正科级领导干部家属召开了“树廉洁家风、做最美家庭”为主题的家庭助廉座谈会,通过县纪委书记与全县正科级领导干部家属谈心得,聊体会,签订承诺书、发放倡议书等形式,鼓励引导领导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念好“紧箍咒”,筑牢“防火墙”。同时,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模式开展受处分处理人员的回访工作,切实帮助受处分党员干部去除“心病”,放下思想包袱,改正错误,树立信心,焕发干事创业的斗志,进一步增强了我县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推进了党员领导干部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转变。 五是监督之“箭”筑廉。根据监察体制改革工作的部署,设置了2个综合派驻纪检组,负责对县直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在各乡镇设置监察专员办公室,落实了13名专(兼)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将全县96名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聘任为村级监察联络员,整合力量协助开展信访核查和执纪审查工作,推进村级事务监督检查工作,打通了监督“最后一公里”。严肃整治党员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21名县级干部及时申报了《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专项整治领导干部自查申报表》,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对全县259名科级领导干部、24名股级领导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将干部基本情况、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反映干部问题线索处置情况、廉洁自律承诺等21项内容进行归档管理,实现了一人一档、逐一编号、统一管理,做到防范在先、及时提醒、抓早抓小,为全面准确掌握科级领导干部政治生态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县党风廉政建设铺设了监督新台阶。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