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巡视巡察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大柴旦纪工委监工委 发布时间:2022年7月12日 | |||||
2022年上半年以来,大柴旦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巡视工作方针,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推动任务落实,巡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区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一、工作开展情况 紧紧围绕“三个聚焦”,始终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巡察就跟进到哪里”,紧盯被巡察党组织职能责任,紧盯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紧盯领导班子和关键少数,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查纠政治偏差,推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延伸到党组织“神经末梢”。上半年开展常规巡察1轮,巡察党组织1个(部门单位4个),反馈问96条(含2021年下半年巡察问题个数),已整改完成72条,约谈部门主要负责人5人(次),移交问题线索3件。开展指导督导“回头看”1次,指导督导4个党组织,提出意见建议8条,推动解决整改台账资料不规范、专题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等问题7条,下发提醒函1份,约谈部门主要负责人1人(次)。 二、工作经验和主要做法 (一)提高政治站位,履行巡察职责。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召开工委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领导小组会和专题培训会10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等党的创新理论,以及全省巡视巡察工作会议暨十四届省委第一轮巡视动员部署会议和全州巡察工作会议暨十三届州委第二轮巡察动员部署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工委自觉扛牢主体责任,坚持把巡察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召开工作会议2次,制发工作文件2份,确保工作高位推进。工委书记坚决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把巡察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研究部署工作2次,听取工作汇报2次,点人点事2次,指导督导1次。领导小组主动落实组织实施责任,制发指导性文件3份,现场督导指导2次,听取工作汇报2次,研究完善工作措施2项,开展专项整治1次。巡察办、巡察组严格执行“业务学习、议事决策、日常工作、内部管理”四个一体化要求,做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三是明确监督重点。研究制定了《2022年度工委巡察工作计划》《工委第二轮巡察工作方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生态环保、意识形态、党史学习教育、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反馈问题整改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列入巡察监督内容,强化巡察监督。 (二)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合力。一是强化制度建设。结合巡察工作,研究制定《工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职责》,进一步明确组长、副组长和各成员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功能。研究制定《工委巡察机构与工委相关部门行委相关单位协作配合机制》,进一步加强巡察机构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推进巡察与组织、宣传、政法、审计、财政、信访等监督的协调协作、有效对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二是强化贯通融合。按照《工委巡察办与大柴旦纪工委监工委有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工作制度(试行)》《工委巡察机构与相关部门(单位)工作协作机制》等制度要求,在第二轮巡察前,征求到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建议8条,做到信息、资源、力量和监督共享共用,形成强大监督合力。三是加大指导督导力度。纪工委监工委、工委组织宣传统战部和巡察办组成巡察整改“回头看”督查组,通过调阅资料、实地调研督导等方式,对工委第一轮巡察4个党组织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发现整改台账资料不规范、专题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等7条问题,下发提醒函1份,约谈部门主要负责人1人(次),持续压实整改责任,不断提升巡察整改实效。 (三)压实整改责任,提升工作质效。一是压实整改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工委汇报整改情况制度,工委第一轮巡察4个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在工委会议汇报巡察整改情况1次,由工委作出总体评估,做深做实做细巡察“后半篇文章”。二是压实整改监督责任。严格落实《巡察整改监督办法(试行)》《工委巡察办与大柴旦纪工委监工委有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工作制度(试行)》等制度,相关职能部门联审整改方案、报告8份,提出意见建议16条,指导民主(组织)生活会4次,确保巡察整改走深走实。三是强化成果运用。向工行委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抄告巡察情况通报6份,工行委分管领导约谈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人4人(次),并指导督导巡察问题整改工作,推动解决问题72条。四是落实整改任务。根据州委巡察办《关于对7个地区巡察工作开展专项检查的情况通报》中反馈的大柴旦巡察工作中存在12个问题,制定《州委巡察办专项检查大柴旦工委巡察工作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20条,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9条,序时推进3条。 (四)加强队伍建设,塑造良好形象。一是加强巡前培训。3月17日至18日,组织巡察办、巡察组7名巡察干部开展巡察业务知识专题培训班,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等法律法规。针对巡察准备、巡察了解、巡察报告、巡察反馈、巡察移交、巡察整改、立卷归档等环节工作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参训人员进一步掌握巡察程序、内容、方法及要求。二是加强干部能力建设。组织集中学习培训2期29人(次),外出培训2人(次),开展交流研讨1次,座谈会(培训会)1次,印发《巡视巡察参考》《青海巡视巡察工作》70余份,学习掌握新精神新要求、好经验好做法,丰富理论知识,掌握巡察程序方式,全面提升了巡察干部业务知识和“实战”技能。三是强化队伍管理。根据《工委巡察组组成人员管理办法》规定,对工委第一轮巡察组抽调9名干部在巡察期间的政治表现、工作能力、遵守纪律等情况进行鉴定。向被抽调单位、纪工委监工委和工委组织宣传统战部反馈鉴定表9份。四是强化纪律要求。组织巡察组干部签订《巡察组工作人员保密承诺书》《巡察工作涉密资料及设备“零持有”报告》,学习省委巡视干部“九严禁”“五严格”行为规范和巡察纪律“十不准”和《大柴旦纪工委监工委(工委巡察办)干部职工“十严禁”纪律规定》,严肃工作纪律,规范工作秩序。上半年,组织签订承诺书5份,签订“零持有”报告1份,开展巡后纪律作风测评1次。 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工委巡察机构以及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下,上半年巡察工作虽然取得一些实效,但与中央、省州委工作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一是巡察力量薄弱。因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事冻结,巡察组2名事业编制专职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到位。二是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巡察人员一轮一抽调,队伍不稳定、业务不熟悉,政治巡察定位理解把握和问题分析研判不够精准,巡察报告质量不高。三是巡察方式方法创新不够。在发动职工群众参与巡察工作、利用新媒体平台助推巡察工作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缺乏工作创新。四是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巡察整改责任机制、评估机制、监督机制,保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五是信息化建设滞后。巡察单机系统使用不及时,操作不熟练。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