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工作动态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关闭
乌兰县念好“四字诀”驰而不息抓作风
来源:乌兰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3年8月25日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乌兰县着眼于念好“学、干、实、严”四字诀,通过在思想认识上“拧紧开关”、履职尽责中“锤炼作风”、为民服务上“答好试卷”、常治长效上“标本兼治”,驰而不息抓作风,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委具体安排部署落实落地、取得成效。

  一是念好“学”字诀,在思想认识上“拧紧开关”。聚焦中共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体会议、中共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及省州县作风建设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召开会议专题学、专题宣讲广泛学三种方式,不断强化学习教育,提升干部综合素质能力。今年以来,各党委(党组)采取集中学习100余次、研讨交流60余次,组织观看《永远吹冲锋号》《巡“剑”破“风”》《花样“吃喝”》等警示教育纪录片120余场(次),开展学习宣传90余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2300余人(次)。

  二是念好“干”字诀,在履职尽责中“锤炼作风”。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巩固、围绕拓展、着眼衔接,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今年以来,我县积极培育盐湖产业,加大新能源产业布局,做优做强文旅产业,加快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扎实推进产业“四地”建设。选聘260名公益林管护员,全面落实159.27万亩国家公益林保护修复。深入实施城乡清洁行动,谋划项目130余项,争取上级资金9304.5万元,落实城镇基础设施、交通道路类项目17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一次性告知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精简事项审批资料105项。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企业设立登记环节减少至3个、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332户。设置“跨省通办”专窗,梳理“跨省通办”事项53项。持续推进政银企对接,落实52家中小微企业融资资金1.3亿元。

  三是念好“实”字诀,在为民服务上“答好试卷”。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县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到5.15亿元,占总支出的84.6%。设置生态公益性岗位58个、村级公益性岗位44个,优先安排脱贫户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资助特殊人员医疗参合金2436人,大病保险累计报销186人次、33.7万元。城乡居民特殊病种待遇享受1205人,基金支出195.9万元。职工特殊病种待遇享受270人,基金支出65.8万元。重拳打击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追回违规资金136.59万元。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900余次,成功调解73件,涉案金额143.9万元。

  四是念好“严”字诀,在常治长效上“标本兼治”。制定印发《乌兰县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乌兰县纪检监察机关2023年护航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专项监督重点任务分工》等具体监督方案措施,以制度健全和执行落实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相互促进。积极发动和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评议作风建设和服务效能活动,办事群众通过“海西评议”平台累计参与作风评议2867次,满意率达99.7%。针对部分服务窗口存在的问题,下发“海西评议”督查情况季度通报2份,对3件群众不满意评价事项跟踪督办。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受理信访举报33件,处置问题线索38件,立案7件7人,留置2人,采取审查调查措施90余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组织处理16人。紧盯“关键少数”,主动约谈提醒领导干部99人次,制作印发《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醒卡》31份,更新完善廉政档案114册,规范审慎回复党风廉政意见632人次,回复建议暂缓和提出否定性意见9人次。
相关链接
  乌兰县聚焦“三个监督”助力 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邢惠 督导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乌兰县“派驻+”让派驻监督 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乌兰县落实“三抓三促三推进” 走好乡村振兴路
  •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乌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乌兰县监察委员会
    承办部门:乌兰县纪委监委办公室 技术支持:省纪委监委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