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巡视巡察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共和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年5月27日 | |||||
今年以来,共和县委认真落实省州委关于开展对村(社区)巡察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系统谋划、精心组织、高效推进,因地制宜确定组织方式,一以贯之统筹监督成果,多措并举提升群众参与度,推动村(社区)巡察工作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 坚持高位推动,统筹谋划部署“一盘棋”。县委始终把对村(社区)巡察摆在重要位置,将对村(社区)巡察纳入巡察工作规划,坚持试点工作与常规巡察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和领导小组会议,定期听取巡察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要事项,做到与县委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十六届县委第五轮巡察工作方案》,对标各地对村(社区)巡察工作经验做法,全面梳理“四个聚焦”27项监督重点98 条突出问题表现,确保对村(社区)巡察方向不偏、焦点不散。巡察机构将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中央巡视办《巡视巡察参考》对村巡察制度机制专刊(2023年第13期)作为“参考书”,坚持边学边巡,以巡促学,全面掌握不同类型村(社区)的监督重点及发现问题的路径方法;领导小组成员会同州委巡察办通过会议传导、调研督导等方式,先后4次深入各巡察组常态化加强分类指导和过程管控,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做法,帮助推动解决问题。 坚持贯通融合,拧紧靶向监督“一股绳”。横向上精准分类,会同纪检监察、组织、政法、信访、民政、乡村振兴、农经、乡镇等部门单位,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体量情况、信访矛盾、惠民利民政策落实、为民服务等8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村(社区)划分为矛盾突出类和一般类,从矛盾突出类中选取6个村(社区)开展试点工作。纵向上聚焦重点,严格落实巡前通报机制,巡察启动前采取“书面征求意见+面对面通报”的形式,及时主动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信访、保密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对接,通报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发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协同配合单位“专”的特点,突出巡察综合监督平台“全”的优势。同时,坚持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将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纳入巡察监督范围,持续深化与纪检监察机关的统筹衔接,坚持“带件入巡”、边巡边移,移交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线索2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个,使巡察为民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坚持拓宽渠道,找准宣传工作“切入点”。坚持“传统+新兴”“线上+线下”相结合,结合实际编印藏汉“双语”“‘图’说村级巡察”宣传画册,制作巡察宣传微视频,充分运用共和新媒、清廉共和等各类媒体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巡察进驻期间,各巡察组聚焦干部作风、民生领域资金、乡村振兴政策落实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入户走访,做到党员群众代表必谈、民生领域和乡村振兴资金必审、村集体“三资”必查、工程项目必看、来信来访必核。截至目前,累计播发巡察公告30余次,发放宣传册2800份、海南州党风政风监督卡2300份,张贴公告78份,发送手机短信1100余条,设置意见箱27个,民主测评189余份,下沉走访150余次,充分发挥巡察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坚持夯实基础,筑牢堡垒注重“固根本”。选优配强村(社区)巡察试点人员力量,重点从纪检、组织、农经、审计、财政等职能部门抽调熟悉基层工作、农牧区经验丰富的27名专业骨干参与巡察工作。坚持“先学再巡、边学边巡”,县委巡察办采取巡前培训、以干代训、“线上+线下”、以老带新、巡前交流座谈“微课堂”等多种方式,持续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把设立巡察组临时党支部作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及时组建巡察组临时党支部,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开展巡前集体谈话会、主题党日、组内集中学习等活动,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切实把“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工作要求贯穿巡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巡察铁军。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