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工作动态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格尔木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年5月30日 | |||||
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是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创新举措,是提升纪检监察监督工作质效的现实需要。格尔木市针对基层纪检监察监督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优化监督实施路径,强化力量贯通协同,决心破解基层纪检监察监督难题,全力推动基层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抓学习,严部署,转分散为集聚。高度重视,把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专题传达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若干意见》和省州贯彻落 实方案,及时安排部署,促进“两个责任”各归其位,各负其责。 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把握方向,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编办主要负责同志及纪委各分管副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优化机构设置、严肃案件查办、提升监督质效工作组负责具体工作,紧扣要件,统一推进。按照分工职责针对四方面21个部分59项任务逐一细化工作措施117条,绘制出一幅可行度高、执行力强、参考性大的综合性基层纪检监察监督工作蓝图。 抓重点,重实效,以实干促担当。着力优化机构设置,加强制度建设。成立以纪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内设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内设机构、人员定位安置、借调人员管理等重要事项。制发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各室组工作职责、协作联动片区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在职责任务、组织机构、工作机制、队伍建设、领导保障等方面进一步细化,筑牢纪检监察工作“压舱石”。着力基层办案保障,加强案件查办。重点领域集中整治追责问责前请示上级纪委监委审核处理处置意见3次,强化指导把关,同时建立市本级“留置破零、立案破零”专项台账,督促指导下辖4个乡镇纪委立案破零2个,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均实现破零;灵活运用“室组乡”协作联动模式办理问题线索1件,有效提升线索查办成效。着力群众利益维护,精准推进监督。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在多频次发布举报公告和大批量发放宣传单的基础上,通过州长信箱、市长信箱、12345热线、“海西评议”和各大网络平台等多渠道征集群众反映问题757条,并根据整治重点进行筛选、梳理和归纳,建立“点题派单”监督制度,为监督工作提供精确“靶心”,切实走进群众身边找症结、治病痛。 抓制度,强指导,化瓶颈为抓手。把阻碍基层纪检监察监督质效提升的梗阻变为整改整治的抓手,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室组乡”片区联动协作工作机制,树牢“一盘棋”意识,按照区域划分、便于指导、利于工作原则,建立2个“室组乡”片区联动协作工作组,市纪委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统筹联合监督、交叉互查、协作办案等方式,凝聚监督合力,避免人情干扰,开展联合监督3次,形成工作专报3份;确定全市44名村级监督委员会主任作为乡村振兴护航员,发挥全天候贴身监督优势,上门入户、倾听意见、了解情况。加强督促指导,归口受理问题线索、综合统筹办案力量,通过领导领办、联点室组指导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自办案件能力水平;加大以案代训、抽调锻炼、跟班学习等教培力度,今年以来从城乡街道、国企和金融企业纪委抽调纪检干部5人参与办案一线,拓宽监督视野,提升履职能力。做实警示教育,组建专班监督基层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以数据统计工作督促党纪党规学习查漏补缺,确保全员覆盖、全体参与;组织城区、乡镇(街道)、医院、学校等关键少数和“一把手”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48场(次)1321人,结合我市村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联合市民政局组织召开全市村“两委”委员警示教育大会,教育引导乡镇党员干部引以为戒,用好手中“公权力”,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法纪观念。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