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工作动态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勤廉德令哈 发布时间:2024年9月26日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下,德令哈市委坚持把村级巡察工作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将政治体检延伸至政权建设最末端,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切实提升民生福祉,确保“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瞄准“小”集体,加力纠偏“微”权力。“村子兴衰,系于领头羊之肩”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核心在于农村基层组织的坚实支撑与高效运作。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实际、群众容易接受的巡察工作方法,精准聚焦村干部履职效能、村集体“三资”、村务公开事项等关键环节,抓准病灶,一对一把脉问诊,开出“药方”,用实际举措助推基层干部管理更规范,带动作用更强。在巡察过程中,巡察组以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进行面对面交流座谈等方式,着力发现村民对村级“三务”公开事项茫然无知、村干部对关乎村民信息公开不及时等损害村民切身利益“微”方面,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直面村两委,直指核心问题。责令立即整改,采取有效措施,启动问责机制,充分彰显群众维护群众利益、强化监督执纪的坚定决心。 事件虽小,却如警钟长鸣,深刻揭示了村干部思想认识的短板。通过此次巡察整改,不仅促进村干部深刻反思,提升为民意识,更激发了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回应群众期盼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村干部纷纷转变观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领头羊”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聚焦“小”民生,暖心细筛“微”环节。“上面千策汇一线,下面一针穿民心”。乡镇、村承载着民生福祉,是国家政策惠及民众的最终落点。和美乡村的建设,不仅是乡村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更是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等多维度的综合提升,每一项平凡的村务都紧密关联着村民的切身利益与幸福感。 巡察组深入农村时,发现存在垃圾处理滞后、杂物乱堆等问题,巡察组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研判施策,推动村两委开展多轮整治行动,强化党员干部和保洁员责任,启动问责机制,确保环境整治见实效、护长效。同时,督促街道党工委增配资源,优化垃圾清运体系,让清洁行动更加高效有力。在此基础上,建议街道、村社两级强化宣传力度,多维度全方位广泛传播环保理念,激发村民参与热情与主人翁意识,共同编织出一幅幅村村优美、家家整洁、处处和谐的乡村新画卷。 紧盯“小”项目,提速严查“微”资金。相对于全市重点项目,村级项目一般较小。一口水井、一座公厕、一条砂石路是村中常见的建设项目,虽然只有几万元的支出,但是在村级资金支出中比例高、分量重、影响大,如果疏于管理,极容易成为滋生“微腐败”的温床。九届市委第六轮巡察第二巡察组在巡察的过程中,坚持“小中见大”的原则,用好巡察“显微镜”,从细处入手,着眼于微小项目,通过查看村级工程项目招标手续是否合规、验收环节是否完整、实地查看项目是否真实、后续使用是否做好维护等方面来检验项目的实施情况,查找其中的漏洞,让违纪违规现象无处遁形。在深入细致的巡察工作中,发现一乡村振兴项目作为近年来该村唯一的村集体项目,自项目实施起便承载着村民厚望,而在后续项目落地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该项目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便成为村民口中的热议话题,深深牵动着每一位村民的心,期盼与焦虑交织。得知此情,巡察组迅速跟进,积极督促村两委班子正视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全力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同时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谈话了解,提醒履行好监管职责,推动职能部门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助力项目顺利稳步推进,同时启动问责机制。此举不仅彰显了巡察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更对村党支部形成了强有力的倒逼效应,促使其深刻反思、主动作为、切实解决群众的民生问题。 “村级党组织是党的最基础组织,是连接党心和民心最关键的环节。通过开展村级巡察,走访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发挥巡察联系群众纽带功能的重要方式。”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德令哈市委巡察机构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村级‘微’资金、‘微’村务、‘微’人员入手,关注‘微权力’的运行、警惕‘微腐败’的发生,从乡村‘微’和‘小’字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原绿洲城市贡献坚强的巡察工作力量。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