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实现基层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久治县纪委监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纪委全会精神,坚持以直接面向基层、服务基层为原则,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从机制上创新突破,深入查找分析全县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补齐短板弱项,不断健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全力推动中央和省州县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终端见效。
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全县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与新时代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在乡镇层面,纪委纪检力量薄弱,全县下辖五乡一镇,各乡镇均配备了1名纪委书记和1名兼职副书记,加之乡镇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兼职副书记都担任其他工作任务,对乡镇纪委工作参与度不是很高,在实际工作中多为单兵作战,力量不足。纪检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纪检工作专业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乡镇纪委受制于职数和专业条件的限制,在监督的专门化和专业性方面明显是个弱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素质不高,目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熟悉金融、财务、审计、法律等专业的人员较少,对纪检业务知识了解掌握的不多,加之乡镇纪委的监督面比较宽泛,乡村的情况也复杂多样,缺乏知识经验的长期积累,直接影响到乡镇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的发挥。在村级层面,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能力不高。我县所有的行政村(社区)都成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但村务监督委员会没能很好的发挥基层监督作用,“监督末梢”尚未真正打通。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参与村里重大事项不多。同时,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相应监督能力,存在不会监督或者在监督中存在“好人主义”的现象,未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向乡镇纪委反映汇报,对发现问题线索也不懂如何进行处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短板,久治县纪委监委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巩固深化“一县一品牌”创建工作成果。进一步加强对“一县一品牌”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推动,对创建中我县形成的“扎捆式”协作工作机制进行再总结再提炼,逐步上升为制度机制,做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共同提高”,通过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内外互动等形式,做深做实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位一体”融合监督模式,逐步构建“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县一盘棋”的纪检监察工作新格局;围绕省州县委重点工作部署开展交叉检查,着重解决基层监督力量和能力不足的问题,使监督从“各自抓”到“一起抓”,变“单兵作战”为“兵团出击”。要健全完善乡镇纪委监督执纪工作机制。根据省州纪委监委工作安排部署,探索实行“乡镇纪委书记县域内交叉履职”工作机制,推行“1234”工作法,采取“一会二访三汇报四公开”四种工作方式,持续深入推进乡镇纪检监察机关“三化”建设,不断延伸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探索实行村(社区)监督委员会划片管理模式,通过交叉检查、跨片监督、分片拉练等形式,实现片区村级监督力量统一管理、统筹使用,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监督打通“最后一公里”。要在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上狠下功夫。深化全员培训,制定年度全员培训计划,通过“抽调跟班”打牢基础、“以老带新”成长历练、“以案代训”锤炼骨干的岗位练兵方式,以案例教学、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等形式,加强干部实战培训锻炼,真正形成“传、帮、带”;通过把乡镇纪委书记跟案锻炼作为加强和推进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集中培训、跟班学习、协作办案、监督指导等方式,重点学习纪检监察工作的政策和业务知识,熟悉机关工作的程序和特点,不断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水平;通过集体学与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研讨交流相结合,随即抽查与全面测试相结合,深化业务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围绕新阶段新部署新要求开展经常调研,提炼实践经验,把握特点规律,破解工作难题,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要聚焦主业主责有效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明确乡镇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突出乡镇纪委接受县级纪委和同级党委的双重领导,围绕“准确定位、科学履职,聚焦主业、突出重点,强化职能、确保实效”的总体要求,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将乡镇纪委的主要职能转变到协助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协助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要把该管的管住管好,集中精力履行好监督职责,把主要精力放到作风建设、惩治腐败、执纪监督等主责主业工作上来,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以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为工作重点,既不以落实监督责任代替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也不在行使监督责任中干扰党委的领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