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工作动态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果洛州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3年7月6日 | |||||
为扎实做好十四届省委第一轮巡视“后半篇文章”,果洛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突出“严、实、准”三字文章,进一步做实巡视整改监督,着力推动整改工作走深走实。 树立“严”的导向,扛起政治担当,以“三坚守”筑牢思想防线。坚守理想信念的“高线”。准确把握巡视整改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召开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传达学习落实巡视整改工作相关内容和重要会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落实巡视整改部署要求,从“两个维护”的高度,筑牢巡视整改监督工作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坚守纪律规矩的“底线”。坚持在推动主体责任上持续发力,定期调度重点环节、重大问题整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班玛县以“三色班玛•清韵莲花”全面从严治党监督平台为抓手,优化“互联网+”举措,下发廉政预警8份,发送提醒短信7784人次。坚守干事创业的“标线”。在整改监督过程中种好“责任田”、用好“探照灯”,严格落实整改监督任务,全方位了解问题整改情况,客观公正评价整改过程、整改结果,实事求是指出存在的问题,推动被巡视地区(单位)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玛沁县制定《玛沁县巡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责任清单》,严格按照“一问题一清单”的要求,对各乡镇、单位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共提出检查意见257条,督促整改完成240条。 制定“实”的举措,压紧主责主业,以“三强化”扛牢整改责任。强化组织领导。紧抓监督主体责任,坚持以上率下,做到谋在前、抓在前,迅速安排部署、统筹谋划,层层传导责任,以高质量高标准推进问题整改。州纪委监委制定《十四届省委第一巡视组巡视果洛州和果洛州纪委监委反馈意见整改监督工作方案》,让巡视整改监督工作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确保巡视反馈问题“清仓见零”。强化日常监督。严格对照巡视整改“任务书”“施工图”,抓好日常监督的实际行动,建立健全巡察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等监督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把反馈问题整改作为日常监督内容,以“问题反馈+督办通知+追责问责”的模式,多方联动督促整改落实,指导推进问题立行立改。达日县充分运用“4+N”监督机制,对各乡镇和职能部门单位开展监督检查10次,发现问题18个,发出工作提醒函2份。强化监督执纪。 把巡视反馈的有关问题线索处置作为巡视整改监督的重要抓手,加强对问题线索的分析研判,坚持从严从实、依规依纪依法处置。既关注“树木”又着眼“森林”,突出“关键少数”,区分轻重缓急,及时治疗“显性病”。班玛县将巡视反馈的有关问题线索处置作为巡视整改监督的重要抓手,以“零容忍”的态度深挖细查,共查处生态环保领域问题1件,对6人进行问责,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 强化“准”的方向,健全监督体系,以“三坚持”落实问题整改。坚持以上率下“带动改”。坚持从政治上找偏差、从领导上找责任、从思想上找根源、从落实上找差距。各地区“一把手”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巡视整改出题目、划重点、压担子,坚持全力抓、全面抓、全程抓,主持研究整改方案,统筹谋划推动整改工作,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切实解决重点问题。玛多县定期向县委主要领导汇报巡视整改监督检查工作情况,采取对涉改问题较多的各党委(党组)书记制发工作提醒、与县委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前谈话等方式,督促县委对巡视整改进行专题部署,紧盯巡视反馈的问题,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抓整改。坚持严查实纠“较真改”。把解决个性问题与治理共性问题相结合,从“治已病”延伸到“防未病”,由“当下改”转化为“长久立”,以问题整改倒逼制度完善,推动整改工作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各个方面,确保整改任务“不悬空”、“全见底”。州纪委监委召开全州项目推进缓慢集体约谈会,对巡视反馈的项目 推进缓慢、组织实施不力等问题突出的地方分管负责人和州直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督促各地区、各职能部门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切实推动问题整改取得实效。坚持统筹结合“合力改”。坚持“点”“面”结合,不断探索在巡视整改过程上抓“长”、抓“常”机制,充分利用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日常监督和派驻监督成果,形成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派驻监督以及“室组地”人员力量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实现1+1+1>3的叠加效应。州纪委监委在“扎捆式”监督检查过程中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共督查反馈问题22条,立行立改18条,长期整改4条。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