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工作动态 > 新闻细览 | 【字体:大 中 小】【刷新】【关闭】 |
|
|
|
|||||
来源:海北州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9日 | |||||
为破解派驻监督力量弱、方法旧、能力缺等短板和弱项,海北州纪委监委进一步明确派驻纪检监察组职责定位,逐步探索派驻监督工作方式方法,通过“两强两建”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着力提高派驻监督工作质效,“派”的权威,“驻”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派驻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强学习,提素质。一是利用每周五集体“研学”,强化政治理论学习,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提高政治觉悟,把准政治方向,提升政治监督能力。二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原则,坚持边学习、边工作、边调研、边总结的工学方式,对照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政策法规和中央、省、州关于派驻机构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派驻监督能力在学习和实操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强监督,增质效。一是突出政治监督,明确监督重点。今年以来派驻监督工作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要”和州委重点工作等重大决策部署,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明晰监督重点和方向,列出《政治监督清单》,进一步提高了监督的针对性。二是督促被监督单位党组(党委)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对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三张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季度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州直28个单位部门党组(党委)召开了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安排部署会议。三是立足自身职责,严格监督执纪。以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为重点,对各单位的权力运行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严格监督。第一季度州直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叫停6项手续不完备、不符合规定议题,提出意见建议51条;在疫情防控、节假日维稳等关键节点开展监督检查60余次;发出工作建议书、提醒函3份;办结问题线索3件。 建制度,优效能。一是制定并督促各单位党组(党委)充分运用《海北州党组织约谈工作暂行办法》,指导督促“一把手”开展约谈5人次,切实达到关口前移、预警在先、教育在先的监督目的。动态调整《海北州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委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对被联系派驻纪检监察组及被监督单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指导督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是与州人民检察院、州公安局协商制定《检务督察与纪检组联系工作制度》《海北州公安局党委与州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线索案件检查办理工作暂行办法》,着力拓展纪法衔接新方式,促进派驻监督更深入、更精准。三是制定印发《海北州纪委监委派驻监督工作指南》,列出9方面35项监督内容,进一步厘清了工作关系、明确了职责定位、规范了工作流程,有效解决了监督不精准、监督不深入的问题。 建机制,促发展。一是在运用好“室组地”联合监督的基础上,探索实行“1+2+N”的监督机制(即:1个党风廉政建设分管领导、2个联络员、N个重点人员组成廉政风险防控组)和“‘三重一大’议题审核反馈”机制,提高派驻监督的效率。二是在实行组间互补的基础上,统筹整合监督力量,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一对一小巡察”式循环派驻监督。通过“贴身式”“嵌入式”监督,深层次开展政治“画像”,切实擦亮派驻监督移动“探头”。三是落实“日记录、周研学、月汇报、季总结”的工作机制,印发《派驻监督工作日志》,让派驻监督来去“有影”;开展每周集体“研学”,促进互比互学;对派驻监督中的重要工作实现随机调度,确定月监督清单,实行一月一汇报;每季度召开派驻监督总结会,交流好做法好经验,共同提升监督能力水平,逐步推动派驻工作高质量发展。 |
|||||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