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纪律教育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着力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实践中,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纪委紧扣行业特点和野外项目工作实际,把纪律教育融入地质调查工作一线,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中干事创业勇挑大梁。
加强政治引领,确保将纪律规矩刻印在心。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实纪律教育,将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作为锤炼政治品格、锻造政治能力的重要举措,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院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完善“第一议题”引领学、班子带头集中学、党课研讨深入学等学习机制,突出纪律教育重点内容,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重中之重,全面系统及时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特别是认真学习纪律处分条例、新修改的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推动“中心组领学促学、基层党支部跟进学、分层分类专题学、典型案例警示学、知行合一统筹学”五学联动,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创新方式方法,紧贴工作实际开展纪律教育。推动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针对地质调查工作点多、线长、分散流动的特点,不断丰富拓展教育方式。运用新媒体平台强化日常纪法学习,精心编制“清廉地调”纪法微课堂,用通俗易懂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生动形象地讲解党纪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提升教育覆盖面、穿透力和实效性。以“党风廉政教育月”“警示教育周”等专题活动为抓手,组织纪检干部深入项目一线开展“点单式”纪法宣讲,为地质队员现场讲解工作中遇到的纪法问题,面对面答疑解惑。将纪法学习、廉洁教育融入党的组织生活,组织各党支部精心策划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纪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把清廉课堂搬到野外勘查现场、生态环境监测一线,引导党员干部把纪律规矩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加强正反两方面教育,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警示。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选树勤廉典型强化示范效应,用身边人身边事以案明纪、以案说法,营造崇廉拒腐良好风尚。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挖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勤廉典型、优良作风和先进事迹,发挥院属南京地质博物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阵地辐射作用,以专题教学形式,讲好地质科学家的勤廉故事和报国情怀,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推动廉洁文化化风成俗、蔚然成风。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以组织开展家教家风主题党课、“好家风好人生”清廉课堂、清廉家风故事分享会等形式,督促党员干部树牢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齐家意识,弘扬清廉家风文化,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利用地质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资源,通过组织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在廉政教育基地重温初心誓言等方式,教育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加强风险防控,筑牢制度屏障守护政治生态。纪律教育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院纪委坚持以防范廉洁风险、强化制度约束为导向,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切实将纪律教育贯穿风险排查全过程。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结合巡视巡察、审计等反馈问题,对地质项目管理、重点项目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洁风险开展“拉网式”排查,梳理重要风险50余项,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着力健全完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着力实现纪律教育与风险防控同频共振。聚焦“三公”经费管理,推动职能部门修订完善公务出行管理、公务接待管理等制度,使内控管理、生产经营更加严格规范、节约高效。
促进担当作为,激励干事创业“挑大梁”。作风建设是纪律教育的实践延伸和成效检验,院纪委坚持把纪律教育与作风建设贯通融合,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以严明纪律涵养优良作风。坚持领导带头做、带头抓,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协同推进机制,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监督,推动形成系统部署、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践行为民宗旨,回应群众期盼,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项目一线调查研究,倾听一线职工急难愁盼,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把纪律和作风要求严在日常、抓在经常,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动精简优化考核指标流程,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激励保障地质科技工作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地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矢志奋斗。(纪仲超 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纪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