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要闻动态 > 基层纪检监察动态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返回】【关闭
西宁城东:监督护航社会救助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来源:青海纪检监察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村里的救助名单定期公示,谁增谁减看得明明白白,咱老百姓心里敞亮!”近日,西宁市城东区韵家口镇小寨村村民谢某指着村务公开栏上的社会救助公示信息,向前来开展回访督查的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道。

  

  社会救助作为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直接关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今年以来,城东区纪委监委聚焦社会救助领域突出问题,跟进监督传导责任压力,推动区民政局牵头成立工作专班,重点围绕社会救助不到位、政策落实不精细、救助保障资金管理不规范等三个方面10个问题,通过入户走访、随机抽查等形式,对救助对象的资格认定、资金发放、动态管理等重点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管,建立问题清单,督促整改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29个。

  

  针对社会救助资金申请、受理、审批、发放等关键环节易出现的廉政风险点,区纪委监委督促区民政部门坚持主动发现、“应救尽救”原则,集结业务骨干、社区委员等多方力量,对辖区2.93万户6.5万余人进行全面排查,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有效缓解生活压力。

  

  “大数据”赋能让社会救助更精准。区纪委监委发挥“大数据”监测功能,完善部门联动与数据共享机制,提升数据交叉比对质效,比对残疾人、社区矫正等重点群体信息3200余条,将27户52人纳入保障,对3户7人实施“急难型”临时救助;依托青海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将5户11人纳入保障;同步动态调整监测对象,完成4户6人核减取消、14户19人保障调增,有效提升管理响应效率。

  

  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区纪委监委督促区民政局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区民政局通过业务指导、日常监管、人员考核等,统一推进全区9个镇(街)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运行,切实做到申请限时办结,资金按月发放。进一步简化优化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流程,全力推行“大数据+铁脚板”双向监测模式,提升救助时效性与精准度。通过“半年入户宣传+每月疑点数据”对城市低保、特困对象实行入户核查、动态监测全覆盖,对低保对象中符合近亲属备案的低保经办人员,严格实行备案登记管理,坚决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等优亲厚友现象。同时,拓宽“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推动辖区各镇(街道)通过村(社区)活动、政策咨询点等多种方式,累计开展政策宣传活动120场次,现场解答群众疑问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有效提升群众对救助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社会救助领域监督,紧盯资金发放、对象认定等关键环节,靶向整治基层“微腐败”,以强有力的监督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贾权军)
相关链接
  海东化隆:“三聚焦三提升” 强化纪法知识培训
  青海省纪委印发通知严明国庆中秋节日期间作风纪律要求
  西宁湟源:观摩搭台 交流唱戏 以学促干 以干提质 共谋干事新篇章
  海西州格尔木市:一线监督整治货车司机运费结算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