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要闻动态 > 基层纪检监察动态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返回】【关闭
西宁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将被问责
来源:青海省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年6月15日
  
  日前,西宁市出台《西宁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加大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的问责力度,有效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全力护航营商环境优化。

  全面划定问责对象。《办法》规定,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其他组织及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损害公民、法人和企业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营商环境造成损害或不良影响的行为,属于问责的对象。

  精准确定问责情形。《办法》明确,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让惠企政策看得见、摸不着,迟迟不能落地贻误工作;未按规定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企业平等进入市场设置不合理附加条件、歧视性条款和准入门槛;“放管服”改革不力,不落实“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跨省通办”等行政审批规定,服务对象不满意等23种情形,属于问责的范围和情形。

  分类确定问责方式。《办法》明确,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的问责,情节较轻的,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或者予以诫勉;情节较重的,建议有关部门予以停职检查、调整职务等组织处理;情节严重的,建议有关部门予以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涉嫌违纪或职务违法、职务犯罪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单位按有关规定处理。

   
相关链接
  聚焦破坏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等问题精准监督
  一系统一规范 一区域一重点 青海小切口治理民生领域突出问题
  大通县:“三项发力”推进乡镇纪委标准化 规范化有位有为
  民和县纪委监委“四抓四增强” 推动主体责任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