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廉政之窗 > 廉政时评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返回】【关闭
天不言而四时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鹃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3日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出自“谪仙人”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意思是,天地不会说话,但四季照常交替,百物按时生长,比喻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各有其自身规律,它们按照各自规律发展演变,其间蕴含着古人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

  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开始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比如,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来考虑。老子在《道德经》里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北宋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又如,注重可持续发展,使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孟子劝梁惠王行仁政时谈道,“不违农时,粮食就吃不完;不用细网捕捞,鱼鳖就享不尽;不在树木生长时砍伐,木材就用不竭”。这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并非现代议题,而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话题。人们很早就意识到,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才能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国语·鲁语上》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鲁宣公在夏天时撒网捕鱼,大夫里革把他的鱼网割断了,并向他讲明万物生长有其自然规律的道理。里革说:“冬季里可以捕鱼类和禽类,春季正是鸟兽鱼类繁衍的时候,就要禁止捕捉。可是你却不让鱼儿繁殖,真是贪得无厌。”宣王听了不仅没有生气,还坦率地承认了错误。部下把这张鱼网保存起来,以纪念不忘里革的谏言。

  古代先民不仅树立了生态环保理念,也通过制度、风俗、律令等形式落实到行动中。夏朝时曾出台保护生态的律令,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周朝设立了相对完整的“环保机构”,分设山虞、泽虞、川衡、林衡职务,对山林树木、河流沼泽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巡视、奖惩等作出详细规定。唐朝对于倒垃圾管理得十分严格,《唐律疏议》里规定,随便倾倒垃圾者处以刑罚,有关管理部门如果没有履行职责,将同样获罪并受处罚。

  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中国古代的生态环护理念虽然谈不上全面辩证,但他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态度对当下的我们极具启示意义。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立于天地之间,不仅要科学认识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更要尊重规律,守护好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

  今天放眼世界,生态“伤痕”已然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从喜马拉雅冰川急剧“消瘦”,到亚马逊热带雨林面积缩减,从暴雪、暴雨、洪水、干旱、台风等极端气候频繁光顾地球,到一些物种濒临灭绝……这些现象和灾难暴露出全球气候变化、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受重创等多重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影响或许不是立竿见影,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类的命运。以气候变化为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警告,如果不把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2030年之后,地球将迎来“毁灭性天气”。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不仅要把生态环保意识根植于内心,更重要的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摒弃不健康、不环保的行为习惯。更多使用公共交通和共享单车,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用品,做好垃圾分类,拒绝过度包装……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我们随手可做的小事还有很多。一点一滴的改变汇聚在一起,将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强大助力。
相关链接
  “民”字背后千言万语
  搜查措施规范化使用探析
  从热词中汲取前行力量
  用好解纷止争法治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