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廉政宣传 > 报道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返回】【关闭
【“浓浓纪检情”征文】清风路上行旨须直
来源:青海省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0日
  
  最近,作家二月河病逝。关注他,是因为看着他的“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长大,关于“清”和“贪”,在这我算有了启蒙的印象。

  同样,认同这位老作家对于当下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洞察“我们党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作为一名纪检人,有幸参与其中,感同身受。

  沐浴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悦,2012年11月10日,我收拾行装,从哈密奔赴青海,正式加入纪检队伍行列。角色的转变,工作的转变,职责的转变,我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而我和纪检这些年的情缘,也得从此刻说起。
“八项规定”的威力


  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开启了党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

  第一次给别人讲八项规定精神,对象是我的父亲,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退役战士。

  “爸,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您怎么看!”

  “哦!能否管得住,那得观后效。”父亲似乎没有我这么兴奋和激动。

  对于父亲的“平淡反应”我能理解。因为那几年文山会海、脱离群众、公款吃喝、玩风盛行确实形成了一些气候,污浊了社会风气,割裂了党群干群关系,老百姓深恶痛绝。就连我自己也常常被这些乌烟瘴气折磨得牢骚满腹,彷徨无助。

  2013年,随着反腐强势推进,“打虎”成为新常态,小微权力管的越来越细。既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既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管“餐桌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等。党风、政风、民风、社风焕然一新,亲眼目睹这一系列变化,我自己走在路上都会觉得神清气爽。

  “八项规定正在影响和改变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媒体报道统计,截止2018年10月底,全国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4808起,处理34955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6428人。

  6年来,纪检监察机关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盯紧盯牢、持之以恒,一刻不停歇地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以实际成效将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2013年之后,我的切身感受就是,公务活动迎来送往少了,会场上的横幅鲜花不见了,饭桌上的高档烟酒匿迹了,公车停在了单位门口,开会重实际、讲实话,领导下乡调研蹲的住,干部能按时下班回家,陪家人一起吃口饭……

  后来我自己结婚,还没来得及请示父亲该怎么办酒席,电话那头父亲操着浓重的方言:“娃儿,就叫你两个伯伯和老姑,还有几个老舅就行了,在咱老家办,我亲自下厨!”一时惊喜,我竟忘了父亲当兵时是炊事班长,做的一手好大锅饭。
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高压惩治腐败,重拳“打虎”“拍蝇”“猎狐”,形形色色的腐败分子应声落马。

  天涯无净土。青海这片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高大陆也概莫能外。诸如查处的朱建平、董璞、于小明、王胜德、张伟、王熙惠等。

  利用查办的典型案例,开展好警示教育是我的工作职责。用前人犯过的错警醒后人、以达到“不敢”的目的,教育后人引发深入思考、以推动实现“不想”。

  记得2014年,带领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在青海拍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个采访瞬间让我记忆犹新。

  大通县某乡镇司法所一名公职人员对着镜头痛哭流涕:“我的娃娃都觉得我很丢人,我用公车接送孩子,导致孩子在学校没朋友,家人在当地抬不起头,现在悔不当初。”

  这不就是警示教育所应发挥的作用吗!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写在纸上的教训”变为“记在心里的敬畏”成为我工作努力的方向。

  2015年,在拍摄《不可小觑的“乡村硕鼠”》警示教育片时,注重获取涉案人员的内心独白,注重倾听基层群众的心里话,成为每次采访拍摄的重点。

  互助县五峰镇平峰村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的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他对自己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抱团贪腐,与民争利的行为痛心地说:“活该啊!不管你是什么干部,当官就得为百姓服务。”

  同样,2016年在拍摄青海省司法厅原党委书记、厅长王胜德严重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片《权祸》时,平安的老百姓直言王胜德被查处“可惜”又“可恨”。

  今年,在全省省管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首次以镜头聚焦的方式,播出张伟、王熙惠、谢军、武伟、沃赛5名严重违纪违法省管干部忏悔录,起到更加直抵灵魂的震慑和触动人心的教育。

  记得在会场上,当听到张伟、王熙惠等人的忏悔时,会场气氛立刻变得肃穆安静,与会人员聚精会神,生怕错过忏悔人的每个表情,说的每一句话。

  这次警示教育大会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看到那么多的省管干部坐在会场上接受教育,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我既高兴又心情沉重。一方面欣慰自己的辛苦努力取得了实际成效,另一方面,这些反面教材与我更是一种警示和警醒,我以后的路还长,一定要引以为戒,敬畏党纪国法,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这就是警示教育的威慑。

  今年以来,先后有6名监察对象主动投案。近段时间,各地持续开展警示教育专题活动,把一些反面典型跌入违纪违法深渊的教训给党员干部说深说透,震慑了心存侥幸者,提升了纪法威严,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的强烈信号。

  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宣教干部,虽然没有站在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的最前沿,但用心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拔出烂树,列举病灶,对症下药,治病救人,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大家引为镜鉴、自觉自律,为广大党员干部时时体检,处处预防,勿使悲剧重演。其实,努力做一名默默无闻的森林防护员,又何尝不是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呢。
见贤思齐内自省


  纪检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干部没有天生的免疫力。

  转眼从事纪检工作七个年头了。婚姻有“七年之痒”的说法,意指时间长了,夫妻关系就会进入危险期。而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亦如此,“清”和“贪”往往一念间。

  所幸,在最好的时代,纪律严明,法治有道。正如文头提到的“当下中国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自己恰好又从事这一伟大而神圣的事业,又岂能错过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和使命,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数千年历史长河,清官廉吏代不乏人。自古至今,李冰、萧何、包拯、海瑞、于成龙……一个个光彩夺目的名字震烁中华大地。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让我敬羡不已。追慕古圣先贤,主动拒斥世俗利禄和声色犬马的利诱,安贫乐道,廉洁自律,成就一番事业。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先贤们可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我更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落后文化侵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践行“两个维护”,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为党和人民工作。(省纪委宣传部 刘永涛)
相关链接
  写在“浓浓纪检情”开栏之际
  【“浓浓纪检情”征文】做一天纪检人 守一生纪检情
  【“浓浓纪检情”征文】情未了 风乎舞雩 咏而归
  【“浓浓纪检情”征文】起航在风起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