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云南省文山州积极探索推进村务公开报备工作,基层乡镇纪委强化对村务公开的监督检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针对村(居)务不公开不透明,群众了解信息的渠道被堵塞,造成监督缺失,导致部分村干部与民争利、出现“小官大贪”等现象,文山州纪委下发《关于实行村(居)务公开报备制度的通知》。从抓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完善报备制度,明确县(市)纪委、乡镇(街道)纪委监督责任,强化群众的参与和监督,把权力“晒”在阳光下。
各县(市)也相继制定制度,完善和规范村级事务,推进阳光村务。富宁县制定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报备制度和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报备制度,实行涉农资金部门和乡镇“双报备”管理,规范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公开工作。西畴县专题研讨“两项制度”落实机制,按照“有强力监督班子、有规范工作流程、有固定公开专栏、有专门考核机制”的“四有”目标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规范推行村(居)务公开每月报备制度。
“村务公开真不错!像我们这些长期在外打工的群众,不用回到本地,就能通过手机微信了解到本村的集体资金使用情况。”麻栗坡县一村民说。
文山市各街道、社区开拓微信公众号,党务、政务、居务信息及时通过微信平台图文并茂进行推送,在群众中关注量和点击量日益增加;丘北县推行农村“三资”处置报备工作,建立“三资”台账1039个,报备6292次,涉及农村“三资”处置971次,并延伸公开至村小组一级。
“加大对村‘两委’政策决议执行情况、村务党务公开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资产管理情况、工作作风情况等的监督力度,把权力晒在阳光下,强化基层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丘北县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各县(市)和乡镇纪委结合实际,积极履职,对落实责任不力的乡镇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写好村务公开报备这本“权力清单”。西畴县采取建立乡(镇)站所、纪委两级台账、每季度一检查、每半年一报告的“211”模式,扎实推行乡(镇)民生资金监督台账制度,县、乡两级开展专项检查28次,发现和整改问题58个。(云南省纪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