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水利厅党组把解决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务实举措,通过行政审批瘦身提速、制度建设强化监管、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等措施,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办事不求人”,力促水利为民便民利民取得新成效。
省水利厅党组先后四次依法对涉水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瘦身提速”,切实用水利行政权力的“减法”,赢得了水利建设市场活力的“乘法”。2017年到2018年,全面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对涉水行政审批权力规范、简化、整合,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涉水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程序、权限和要求。经调整,保留涉水行政审批事项6项,较之前的16项减少了10项。重新编制了《省水利厅行政审批事项指南》,对每项行政审批事项“对号入座”,编制了流程图,进一步优化了审批流程。
在简化整合行政审批程序的基础上,省水利厅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真正将权力放在服务上、服务用在关键处。厅党组先后制定出台了19个行政规范性文件,对2017年以来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不断加强技术服务下基层、技术培训进市州工作力度、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手段、强化“互联网+监管”工作,把行政权力晒在阳光下,把服务监管下沉到基层一线,有效增强了水利服务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省水利厅党组找准“放管服”改革关键点,把推进“一网通办”作为群众“最多跑一次”的中心环节抓实抓牢,想方设法加快网络互联互通进度。在网站公布了省水利厅权责清单、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6项行政审批和6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省政府行政服务大厅。同时,对全厅237项行政审批、处罚、强制、收费、确认权力逐项进行了梳理、编码,细化了权力来源、设定依据等54项要素,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统一了许可标准,简化了许可手续,规范了许可流程,严格了办理时限,确保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做到“零超时”,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最多跑一次”事项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