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廉政之窗 > 廉政时评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返回】【关闭
用"匠人"精神打造艺术精品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4月21日
  
  据报道,前不久,著名演员李雪健获“年度品质表演剧匠”,他得到的颁奖词是: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观众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影视形象——焦裕禄、宋大成、杨善洲、宋江、张作霖……都说他是戏骨,这个“骨”字在笔者的心里,是敬重观众,敬重生命的风骨。

  “剧匠”,这是一个庄严的称呼,也是一个崇高的荣誉。当下,要想打造出更多精品影视,应该多一些“剧匠”精神:怀一颗匠心、学一门匠艺、做一个匠人。

  怀一颗匠心。诗人纪伯伦曾说:“用你自己灵魂的气息,来充满你所制造的一切。”匠心是一种工巧的心思,更是一种生命和情感的律动。能从一片花草、一块石头捕捉到美,以及饱满的艺术生命力,这就是细腻深沉的匠心。影视从业者要用这种心思进行影视创作,注重巧妙构思,更将每个情节、桥段、对白、情境,包括小细节,都看成富有生命品质的艺术品,用爱雕琢打磨它们。这种艺术品格、生命内涵兼备的作品,才能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艺术震撼,成为真正的精品。

  学一门匠艺。《匠人精神》一书曾谈道,“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守破离”,其中的“守”,就是将前人和前辈们积累下来的成熟经验、优良技艺,进行忠实的“复制”和“学习”。“守”得越虔诚,越有助于技能发展和创新。对于影视从业者而言,编剧、摄影、表演、后期制作、3D科技等,需要艺术构思,也要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谦虚好学,忠诚老实,苦练多练,不厌其烦,精益求精,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拓展,达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境地,为精品影视的诞生,做好技术保障。比如李雪健之所以演什么像什么,就在于他很注重提高演技,总在学,不间断,出名后也很虚心,造就了高超技能。

  做一个匠人。章家瑞导演提出,“电影人首先必须要有匠人精神,要有坚守,要持之以恒”。对精致艺术、高超技术的追求,有着“可遇而不可求”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会经历漫长的积蓄过程,甚至是遭遇沉重打击,因此,艺术从业者要涵养“耐得住寂寞”的匠人心态,不管外面如何风吹草动,始终坚守内心的目标、独立的艺术品质,“板凳坐得十年苦”,皓首穷经不言悔,心无旁骛有安静,艺术品质和质量才有望在“嗜之越笃,技巧越工”的坚守中,迎来春天。比如李雪健银幕上的成功,与他长期的话剧舞台经验积累密不可分。

  让“剧匠”精神成为艺术行业的职业常态,努力打造更多精品力作!(耿银平)
相关链接
  外公的茶
  切莫懒而不觉
  义,通向未来的大道坦途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