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乌兰县纪委监委立足实际,全面贯彻落实省、州纪委监委相关部署要求,通过“四强化”举措,高标准推进乡镇纪检监察机构“两化”建设,全方位提升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为全县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强化组织协调,凝聚工作合力促落实。为加快“两化”建设步伐,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及时成立“两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乌兰县四镇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并逐项分解,积极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作为“施工队长”,坚持靠前指挥,先后多次深入各镇开展调研,及时协调解决办公场所紧缺、工作力量不足等瓶颈问题,为“两化”建设顺利推进消除“障碍”。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结合各镇实际,随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督促加快建设进度,切实凝聚了工作合力,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镇党委、纪委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强化硬件设施,推动基础设施“标准化”。积极申请四镇纪委“两化”建设项目资金,协调落实乡镇纪委单独办公和相关功能室场所。在此基础上,率先在希里沟镇纪委打造标准化办公场所样板间,为其余乡镇树立标准,通过以点带面,进一步加快各镇“两化”建设工作进度。截至目前,各镇共打造信访室、谈话室、心理疏导室等办公场所15间,严格按照标准配置防撞、隔音、软包定制设施和全套同步安防监控系统,执法记录仪、固定电话、打复印一体机、高拍仪、保密柜等办公办案设备,进一步强化了硬件保障力度,各镇功能完备、设施齐全、安全保障的纪检监察工作主阵地已全面打造。
强化队伍建设,推动人员力量配备“标准化”。注重在“人员配置”上下功夫,选优配强乡镇纪检队伍力量,进一步厘清职责、细化各镇纪委和工作人员任务,明确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专职专用、聚焦主业。截至目前,为四镇纪委配备纪委书记、专职副书记、纪检干事等12名(其中,本科学历占比达100%,平均年龄33岁),并以执纪审查业务培训为重点,通过跟班学习、以案代训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人员融合、工作磨合,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为全县44个村(社区)配备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132名,村级监督工作力量持续实现全覆盖。
强化制度建设,推动工作运行“规范化”。优化内设机构和运行机制,结合“三定”方案,向各科室印发《职责分工清单》,为机关干部履职尽责提供依据。及时健全完善《纪委常委会工作规则》《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常委联点包镇》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充实纪委班子责任。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等请示报告制度,要求乡镇纪委定期向县纪委常委会报告工作,定期述廉考核,力促“两个责任”落实,强化重点领域环节监管,让规范化建设成果“看得见、推得开”。仅2021年,四镇纪委向县纪委报告工作12件(次)。同时,结合实际,建立完善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相关工作制度17项,对乡镇纪检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及文书等从制度上予以规范。围绕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审查调查等重点工作设计流程图并全部上墙,实现乡镇纪委“照单干事、依图监督”,让制度覆盖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