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赵昌虎在全省“发挥‘一把手’作用履行‘两个责任’”视频会上的发言
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党章赋予各级党委和纪委的重要职责。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纪委、省市纪委全会提出的“三转”新要求,就要以学习贯彻今天的会议精神,特别是骆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聚焦主业主责,坚守责任担当,增强履职能力,提高执纪监督问责水平。
一、提高思想认识,准确界定监督责任
履行好纪委的监督责任,第一要务是要准确界定其基本内涵和具体内容。我们认为,县级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当好党委的参谋和助手。协助党委制定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规划,分工落实和检查考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抓好党风政风建设。二要监督下级党委强化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意识,把管事与管人、抓经济建设与抓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责。三要协助县委督促乡镇和部门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督乡镇和部门党政“一把手”在抓好全局工作,带头廉洁自律的同时,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形成抓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局面。
二、加快推进“三转”,提高执纪监督能力
实现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纪检监察组织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提高执纪监督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要加快转变职能,明确职责定位。进一步精简和规范纪检监察机关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调整和优化机关内设机构,使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进一步向查办案件和执纪监督工作倾斜。探索落实纪检监察组织在党委部门、人大、政协机关及人民团体全覆盖机制;实行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单独考核、单独奖惩和“一票否决制”,形成突出主业的良好导向。二要创新方法,转变方式。要深化廉政教育,丰富“北川清风”廉政文化品牌内涵。坚持抓早抓小,建立健全早发现、早处置机制,对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充分利用谈话提醒、诫勉、函询、教育等手段,早打招呼早处理,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要把查办案件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职责,建立健全案件查处机制,注重从群众投诉举报、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等渠道收集线索,严查“四风”问题典型案件。针对办案力量薄弱问题,整合办案力量,建立4个办案协作区。开展“下访、接访”活动,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做到有群众举报要及时处理,有具体线索要认真核实,对违纪违法者要严肃查处。三要严肃纪律,加快转变作风。启动“清廉大通”创建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委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自觉投身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化“治庸治懒治散治奢”活动,加大查处、问责、通报力度。抓住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精准执纪,锲而不舍,狠抓落实。
三、强化监督责任,增强执纪监督的内生动力
强化执纪监督职能,一要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机制,强化纪委组织协调职能,充分发挥好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健全规范有序的工作模式。强化对乡镇和县直部门纪委的领导,规范纪委书记和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工作,建立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双报告”制度。二要积极开展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三重一大”和“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检查惠民政策落实、党员干部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公开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排查廉政风险,建立“制度+科技”的防范机制。三要制定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一案双查”制度,严格实施责任追究。
四、严明各项纪律,打造敢于执纪监督的过硬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一要强化教育培训。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学习法纪条规,钻研纪检业务。二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查办案件奖惩机制,制定纪检干部行为规范和准入制度,健全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三要强化自律意识。要树立“监督者更要带头接受监督”的意识,纪检监察干部既要“严肃执纪”,又要“严格自律”,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防止“灯下黑”问题的发生。要带头恪守廉洁自律规定,努力打造坚强有力的执纪监督“铁军”。
今后我们要按照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聚焦中心任务,明确职责定位,紧紧围绕执纪监督问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勤于监督,全面提高履职能力,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为县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