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矿山水毁严重,没有及时整治修复;仙米乡宁缠第一煤矿、银灿铜锌矿、北山乡扁门高速10标2号北山根取土场、皇城乡铜厂沟金矿、东川镇扁门高速11标蘑菇掌取土场等综合整治复绿区域均存在管护设施损坏、牲畜踩踏啃食严重问题”。“门源县浩门镇、北山乡、苏吉滩乡用帮扶资金购买商铺出租分红,但分红不能按时、足额发放,资金收益受损,存在风险隐患;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2021年‘民族村寨’项目进展和资金支出工作严重滞后……”。这是2022年祁连山南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中监督检查组发现的问题。
近年来,海北州纪委监委紧紧围绕监督首要职责、基本职责,立足实际找准政治监督的具体抓手,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必须见人见事,分析存在问题背后原因必须从政治上看,反馈问题必须向分管领导直至主要领导抄告,整改结果必须逐一核查落实,整改不落实必须严肃追究责任的政治监督“五个必须”机制,形成政治监督完整闭环,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持续释放政治监督效能。
发现问题必须见人见事见细节。州纪委监委坚持监督既见事,更见人,最终见效。在开展监督时,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对党忠诚、践行党的性质宗旨情况,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以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靶向性监督,每一次监督检查都会形成一份详实详尽的问题清单,事无巨细将问题一一反映出来。对发现的问题,分别找出存在问题的领导责任人、分管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具体责任人,一一列出问题清单,第一时间向州纪委常委会汇报,坚持事不过夜,当场发现当场整改。
“监督工作范围广、涉及面大,重在精准发现问题,如果发现的问题不详实不具体不明确,大而化之、浮在面上,监督就很难‘长牙’‘带电’、令人信服,就起不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作用。为此,每次开展监督检查前,我们都对监督检查人员提出详实记录每一个问题、每一处细节的明确要求,既为推动工作,也为从政治上看提供重要支撑。”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析存在问题背后原因必须从政治上看。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州纪委监委牢固树立“问题首先从政治上找、治理首先从政治上抓、效果首先从政治上检视”的工作理念,坚持从一个个具体问题和细微环节中深入分析政治站位、政治方向、政治能力和政治担当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有的心得照搬网络资料、有的工作只安排不落实、有的工作流于形式等等……表面看似是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根本上是政治态度、政治觉悟、政治站位出现偏差的大问题,只有从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中抽丝剥茧发现他,才能抓住根子、解决问题,这也是政治监督的应有之意”州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州纪委监委也是按照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开展监督、分析问题的。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监督检查组从61条具体问题中梳理出政治站位不高、履行责任不力、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机制不健全等4类站位和担当问题,就分析出的问题,下发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示函、督办通知12份,着力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和相关职能部门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有效解决了个别地区多年拖欠粮油公司职工工资、人员不够、经费不足等问题。在查处海晏县多名“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和教育系统多起违纪违法案件时,坚持“从学习贯彻看政治态度,从决策部署看政治立场,从推动落实看政治担当,从群众受益情况看政治效果”标准,深挖县委和教育局党组在履行“两个责任”、部门履行“三项责任”、干部队伍“四风”顽疾久治不绝等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建议,行业整治、系统治理成效明显。
反馈问题必须向分管领导直至主要领导抄告。问题向谁反馈、如何反馈关乎政治监督最终成效。针对有的监督检查问题反馈对象随意化,导致问题未得到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反馈对象主管领导对反馈问题提出疑议等问题,州纪委监委作出明确要求,相关问题必须直接向地区部门分管领导直至主要领导进行反馈,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统领全局的关键性作用,确保反馈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在供热、欠薪、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等专项整治工作中,州纪委监委就存在的相关问题,直接向地区部门主要领导反馈,督促排查出未落地项目10项,欠薪问题隐患17件,推动7项项目落地落实,解决供热问题投诉80余件,协调解决欠薪问题154起,清欠薪资2000余万元,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得到有力整改。
为进一步规范反馈问题的对象、重点和程序,州纪委监委还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廉情抄报抄告办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提醒督促办法等制度机制,使反馈问题的对象更加精准、重点更加突出、程序更加合理,监督工作更加科学严密有效。
整改结果必须逐一核查落实。监督只是第一步,州纪委监委认真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综合运用调研督导、实地检查、下发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加强对监督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督促指导,及时跟踪解决,全面掌握动态,推动问题逐项严格整改、逐个验收销号,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特别是在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监督工作中,州纪委监委对照祁连山南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分阶段研究制定三年行动第一阶段监督、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监督和护航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专项监督方案,三年来共梳理出17个方面89项问题清单和51项监督清单,扎实开展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连续三年8轮次全覆盖式深入矿山和图斑现场,促整改、补短板、强弱项,梳理反馈具体问题580余条,提出合理化建议350余条,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5份,工作提示函和督办通知23份,督促整改基础工作不扎实、整治进度迟缓、整治效果不理想、后期管护不力等50余个突出问题,有力促进了整治责任落地见效、整治工作提质增效。
“政治监督的成效最终体现在问题整改上,问题整改的好,监督实效就优,问题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监督实效就大打折扣,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对整改结果进行再监督、再检查,有效杜绝整改‘重痕不重效、留痕不留心’的问题,以整改实效助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州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
整改不落实必须严肃追究责任。这是政治监督的兜底保障,也是显著增强监督工作公信力、威慑力和影响力的有力抓手。州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政治监督既有和风细雨、也有疾风骤雨,对整改不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2022年,针对监督检查矿山综合整治时,发现整治进展滞后、成效欠佳、后期管护缺位等问题,对所在县政府县长、分管副县长、纪委书记、自然资源局和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对4名分管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讲明政治纪律,坚决打消畏难、观望、过关心理,15天内相关问题全部得到有效整改。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重要论述,强化政治监督,严肃政治纪律,实施精准问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海北落地见效。”州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强调。在州纪委监委示范带动下,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加注重发挥问责利器作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政治监督的威慑作用持续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