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市州子站 > 纪检要闻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返回】【关闭
州纪委监委第十派驻纪检监察组:持续深化专项整治筑牢乡村振兴廉洁根基
来源:海西州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州委关 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省州纪委监委工作要求,海西州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定位,将护航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农村集体“三资” 监管突出问题和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为重点, 持续深化专项整治,精准监督执纪问责,着力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深刻认识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政治危害性,将其作为监督执纪重眯。一是强化统筹部署。坚持高位推动,构建严密工作体系,指导成立农牧专项整治工作组,下设专班具体推进,制定印发 《海西州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和行动步骤,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二是强化监督合力。通过专题会研究部署,协调跨部门协作,与发改、审计、财政及基层农牧部门建立联络群,形成联动监督合力。聚焦重点领域风险,全域排查乡村振兴资金(特别是耕地补贴、农机补贴、高标准农田项目)使用监管问题,确保监督触角精准延伸。为专项整治有序推进、精准发现问题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协同基础,从源头上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三是突出政治监督。 将 “三资”监管、乡村振兴资金管理等工作纳入政治监督清单,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落地见效。

    聚焦关键环节,靶向施治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易发多发环节,精准发力,靶向施治。重点聚焦:在乡村振兴资金监管领域,深入排查 “小切口”和“非小切口”问题,聚焦补贴审核发放、信息公开、项目管理等关键环节;对农村集体“三资”,坚持“乡不漏村、村不漏项、项不漏账”原则,全面建立资金、资产、资源“三本台账”,摸清家底。针对发现问题,分类施策:即知即改问题立行立改,疑难问题专项攻坚,体制机制问题推动建章立制。实行“销号管理”,明确整改方案、责任人、时限,并组织实地抽查核查。截至目前,乡村振兴领域整改完成50个问题,“三资”整治整改突出问题287条,追回集体资金412.95万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件,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挽回了经济损失。

    注重标本兼治,筑牢长效廉洁根基。坚持系统思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专项整治不仅解决具体问题,更注重从机制层面铲除腐败土壤。一方面,对整改情况“回头看”,确保真改实改,防止反弹。另一方面,着力构建长效机制,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发《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意见》,指导各市县结合实际制定《村级财务制度》《“三资”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试行)》 等制度 13项,推动实现“三资”管理制度化、合同规范化、经营透明化、监督常态化。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治理的规范化、透明化水平,为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廉洁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相关链接
  青海以十大活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2025年海西州网络 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中共海西州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十四届省委第六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州纪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总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