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东市成立5个督查组,通过采取查阅资料、“三公经费”台账、抽查领导干部办公用房及公务用车标识、暗访休闲场所、走访干部群众等方式,对六县(区)和市委各部门、市直各机关单位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从督查情况来看,各县(区)委、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高度重视,坚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措施要求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既坚持领导带头,又注重层层跟进;既抓学习宣传,又抓整改落实;既抓安排部署,又抓监督检查。特别把整治“四风”问题贯穿始终,形成了刹歪风、扬正气、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坚持领导带头,“上行”带“下效”。各级领导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建立调研联系点制度,开展重大课题调研;建立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制度,对重点信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推动信访问题解决;积极改进文风会风,压缩会议和文件,坚持开短会、讲短话;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办公用房、配车用车、“三公经费”等方面的规定,从简安排各种会议、活动和接待。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形成了以“上行”带“下效”的良好局面。
强化教育引导,打牢思想基础。民和、循化、互助等县(区)通过电视台、政府网站、微信等媒体平台,开辟专栏,宣传中央和省市相关规定精神,报道正反两方面典型,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乐都区印发《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等有关规定的说明》口袋手册,将规范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标准、公务活动、公务接待、差旅费报销等规定整理成册,力促制度规定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入脑入心入行。平安、互助、化隆等县(区)开通纪委微信公众号和廉政短信平台,每周向全县干部职工发送廉政短信,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纪律和规矩意识,起到了“廉政短信一条、廉政教育一片”的效果。
严格监督检查,保持高压态势。市县(区)财政、审计等部门每年联合开展“三公经费”和财经纪律专项检查活动,有效防范了“三公经费”管理方面违规违纪问题的产生和腐败行为的发生,确保实现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经费只减不增,推进“四风”问题监督检查常态化。同时,创新监督执纪方式,化隆县实施了纪委监督同级党委试点工作,乐都区实施了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试点工作,为全市强化监督执纪积累了经验。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各县(区)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办法、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规范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规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责办法等制度,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互助县实行机关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交流轮岗制度,乐都区实行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轮岗交流办法,严防了干部职工怠政懒政、腐败滋生和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发生,并有效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