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都兰县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招投标不规范、资金使用不严格、项目实施不合规、后续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锚定“小切口”精准破题、靶向攻坚、协同发力,切实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整治主动仗。
扛牢政治责任,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整治工作,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先后7次听取全县粮食领域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工作情况汇报,12次在集中整治专报上作出批示,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全县重点项目之一集中推进,切实扛牢压实整治责任。县纪委监委强化统筹协调,召开专项整治部署会,制定专项监督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问题和线索,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同时督促职能部门加强调度推进,定期与农牧、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梳理整治重点难点,形成2023年至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关注项目清单,确保整治任务靶向聚焦,取得实效。
坚持办案开路,释放“零容忍”震慑效应。始终把查办案件作为专项整治的重要突破口,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虚报冒领、资金挪用、违规招投标、质量不达标等突出问题,畅通“信、访、网、电”监督举报渠道,线上线下发布信访举报公告,公布信访举报电话、邮箱以及二维码,及时收集办理信访举报。同时,起底党的二十大以来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并联合审计、财政等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通过信访举报、数据比对、现场督查等方式,累计排查项目6个,精准捕捉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问题线索4条。县纪委书记领办典型案件1件,班子成员点对点指导分管科室线索查办。截至目前,立案查处4起4人,给予党纪处分4人,挽回经济损失74.98万元。
强化督促指导,织密“立体化”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室组乡”联动监督作用,构建“日常监督+专项检查+蹲点督导”立体化监督模式,靶向破解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监督难题,为全县粮食安全筑牢监督屏障。依托“室组乡”监督力量,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督台账”,对项目立项、招投标、资金拨付、工程质量等关键环节试行“全周期”跟踪,通过定期走访施工单位、随机抽查、走访入户等方式,实时掌握项目进展,及时发现并整改资料不合格、进度滞后等苗头性问题。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整治重点,针对土地平整、灌溉排水、农田防护等核心工程,联合农牧、水利、交通等职能部门,对照建设标准逐项核查工作质量,重点排查是否存在虚报工程量、套取补贴资金、优亲厚友等违纪违法问题,形成问题清单2份,限期督促整改。
深化标本兼治,健全“长效化”治理机制。在集中整治突出问题同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推动专项整治从“治标”向“治本”延伸。针对案件查办、监督检查中暴露出的制度短板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制度体检”,修订完善《都兰县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建后管护办法(试行)》等制度,进一步规范项目流程、优化资金使用管理。对已完成的问题整改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回潮,派驻纪检监察组结合日常派驻工作和季度重点工作任务,累计开展“回头看”监督检查2轮次,持续巩固问题整改成效。选取典型案例开展以案示警,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等240人次,观看警示教育片、旁听案件庭审2场次,切实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筑牢廉洁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