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给主任的住房情况那一栏漏填了,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补上”“夹木村的廉政档案,最后一项‘本人签字’全都空着呢,这一项绝对不能漏掉,必须要签上”……近日,祁连县纪委监委案管室干部逐个逐项检查由各乡镇负责收集上交的各村(社区)的廉政档案,发现存在填写不规范的地方,及时退回要求补充完善。
在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深入推进乡镇纪委“三化”建设过程中,祁连县纪委监委进一步加强对村(社区)干部的监督管理,为全县7个乡镇村(社区)统一建立村(社区)干部廉政档案,实现了村(社区)干部廉政监督管理信息化、规范化、高效化。祁连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杨云介绍,“随着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的顺利完成,推动村(社区)组织健康、高效、清廉履职,成了头等大事。为全县村(社区)干部建立更新廉政档案既是当下所需,同时也是县纪委监委日常分析研判和处置问题线索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祁连县纪委监委已为45个村、5个社区更新了村(社区)干部廉政档案320份。
随机翻阅其中的一份档案,可以看到:除了个人基本情况外,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情况、家庭财产情况、住房车辆购置(处置)情况、经商办企业情况、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内容,都一目了然。“就连谁家孩子结婚收了多少礼金,谁家老人过寿办了几桌酒席,也都要求记入档案”。祁连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尚雅慧说道。
据悉,廉政档案采用“纸质+电子”的形式,实行一人一档,统一管理。在正式上报前,首先要求各乡镇纪委对档案内容进行初审,对内容明显失实、填报不符合规范,督促相关人员重新填报;对虚报瞒报个人重大事项、篡改伪造个人档案、故意漏报错报相关信息的严肃处理。乡镇纪委审核把关通过后,报县纪委监委再审,审核通过后由专人负责管理,对廉政档案实行动态监管,随时补充问题线索处置、组织处理和党纪政务处分情况等,及时检查、更新、补录廉政档案中的重要内容。
“作为村(社区)干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基层群众都看在眼里。建立村(社区)干部廉政档案,就是要加强对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干部的监管,加强对农村(社区)干部小微权力的有效监督,切实增强村(社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规范廉洁从政行为,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上新台阶”。祁连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梅勋表示。(袁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