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题活动 > 建国70周年专题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返回】【关闭
小家大官我与祖国共成长
——社区,我们奏响的和谐乐章
来源:青海省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6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七十年沧桑巨变,七十载岁月悠悠,两万五千多页的日历翻过,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每天面对社区居民群众的基层工作者,在建国70周年暨青海解放70周年之际,我走访了身边一些参与青海建设、扎根奉献基层的工作人员,聆听了他们对新中国70年来社区建设的故事!

  一、通往梦想的路上,总是坎坷最多的地方

  10年前,我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踏上了“社区委员”的工作岗位。第一天去社区上班,不足40平米的一间小房子里,几个年龄看起来比较大的阿姨、破旧的办公桌、一部电脑、一台打印机、一部电话,这就是全部了。看着简陋的办公环境,想着一个月500块钱的工资,我的心里直打退堂鼓。当我拿着辞职报告去找社区书记时,书记这样说道:孩子,你放心,虽然收入低,但是你在为组织工作,我工作了这么多年,深知一点就是为组织和人民工作,组织是一定不会亏待你的。我默默记住了这句话,收起了辞职报告,这一干就是十年。

  这十年里,我经历了从“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经历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环保治理等及各项重要活动;这十年里我的服装基本是球鞋和运动服,我告诉我的朋友:虽然我不能踩着高跟鞋像你们一样走在时尚的前沿,但我可以穿着平底鞋奔跑甚至跳跃,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十年里,我用汗水、泪水收获了我的学习和成长,见证了社区变化。

  在2008年西宁市创卫攻坚战打响之后,每天早上7点,我们便准时出现在各自分包的各个片区内,清洗乱张贴、清理乱堆放,拣拾烟头,晚上11点,我们才会各自回家,记不清到底清了多少车垃圾,洗了多少张乱张贴,吃了几顿安稳饭。忙碌了一年,终于等来了好消息:西宁市荣膺“国家卫生城市”。2010年5月18日,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再次为我们吹响了“集结号”,从那天起,我又一头扎进了创城的大潮里,为了能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这个桂冠,我们每一位工作者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见过了太多太多正能量的参与者。社区工作者一起推三轮摩托车清理通道,一起上屋顶清乱堆放;一起在马路牙子上吃盒饭……我身边有这样一位南方同事,她虽身材娇小可工作起来却是个实实的“汉子”,什么活都难不了她。有一天天色已晚,我们还在清理楼道垃圾,她的电话响了,空荡的楼道让孩子带着哭腔的声音很清晰地传来:妈妈您不要我了吗?我害怕………,听着孩子的哭声,我好难过,做为基层的工作人员在家和事业之间多想再克隆一个自己……

  过了不久,30多岁的她也怀上了二胎,她怀着孕依然和我们一起清理垃圾、搞活动……,直到有一天她带着苍白的脸色来上班,含着泪告诉我她昨晚流产了的时候,才是我真正知道她是怀孕了的时候,而就在这头一天,她还和我一起组织活动……

  “积土而为山 积水而为海”,在像他们这样所有干部职工的汗水浇灌下,我市登上了“全国文明城市”的领奖台,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奖牌,更多的是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鲜明立场、“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危机意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状态、“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人生情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氛围,社区的天蓝了、地绿了、水清了、路宽了;道路上行人乱穿马路的少了,乱鸣喇叭的汽车少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两创一一兑现了。

  二、圆梦新时代,复兴路上我们砥砺前行

  经历了一场场战役的今天,我终是没有离开社区,当年的辞职报告也不知了去向。今天,我站在我的办公桌前环视四周:当年的那个居委会早已成为了尘封的历史:三社联动服务模式、专业化工作人员、现代化社区治理,社区条件和规模质的飞越让我圆了我的事业梦。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的人口规模从原来的三四百人上升为三四千人,按照“三有一化”标准,建成了500平方米设有舞蹈排练室、书画沙龙、党员活动室、阳光书吧、中央厨房等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新型社区。社区平均年龄35岁的9名委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取得专业社会工作资格证的2名,组建的社团组织悦享文化促进会9个文化部门承接着省、市、区的大型文艺演出;政府购买服务下的居家养老按摩室、足浴室里,取得专业医师资格证的医生坐堂服务。社保年审电子化、服务办公无纸化、居民事务办理高效化的服务模式催生了这样一个为80后、90后实现梦想的社区工作平台。(西宁市城东区东关大街街道办事处  马菊花)
相关链接
  清正廉洁花儿三首
  清风拂夏都 气正助扬帆
  中国共产党
  祝福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