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央精神 >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返回】【关闭
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
新华社评论员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0年8月18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共鸣,各地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治理浪费现象、进一步营造勤俭节约之风。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到狠刹“会所中的歪风”,从遏制“车轮上的铺张”到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整治奢靡之风,不少领域的浪费现象明显减少。同时也要看到,从日常餐饮到用水用电、快递包装等,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警示我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导向。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干事创业、兴国兴邦的重要基石。现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更应传承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家宝,使之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要坚决抵制生活奢靡、贪图享乐等不良习气,大力破除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改变“自己掏钱、丰俭由我”的错误观念,使崇简抑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追求。人人都行动起来,从珍惜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成风化人,就能逐渐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关键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勤俭节约,与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意味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正能量。从推动“光盘行动”到推广节能、节水产品,从使用绿色环保家具、建材到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杜绝浪费现象的治本之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强化各方面节约管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场持久战,要形成长效机制,向制度要动力。“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遏制浪费现象的有力保障。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坚决制止浪费行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带头落实相关制度,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上作表率,以自身的示范行动带动更多人践行勤俭节约新风尚,推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面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更要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激发艰苦奋斗的精气神,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不断在变局中开新局。

   
相关链接
  关于民法典的几个主要问题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深入做好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巩固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要求进一步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促进师范毕业生从教就业
  习近平赴安徽考察调研
  靠山吃山、以林谋私 新疆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原局长周振学严重违纪违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