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青海动态 >  > 新闻细览 【字体: 】【刷新】【返回】【关闭
山乡巨变 山河锦绣
——青海脱贫攻坚全景记录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1年6月25日
  
阳光雨露下,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民族小学的孩子们茁壮成长。
  新春伊始,喜讯从北京传来,在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我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45人(含追授)被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5个集体被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看着身着土族服装、胸戴大红花的班彦村村委会主任余七十三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牌,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光平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这一时刻的喜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我一生中值得纪念的日子。”

  值得纪念的不仅是这一刻的荣誉,更是对那段奋斗在脱贫攻坚战场艰辛日子的肯定,是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欣喜,是兑现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庄严承诺。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青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奏响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奋进强音,谱写出“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铿锵乐章,交出了一份亮丽的脱贫攻坚青海答卷。

  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总体思路,尽锐出战,攻坚克难。2019年底全省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162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实际减贫53.9万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在我省得到历史性解决。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04元,年均增长36.8%,“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贫困群众告别过去的穷窝,摆脱闭塞落后,搬入新家园,过上了美好的新生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望来路,每一个脱贫奇迹的诞生都是一场硬仗,每一个脱贫时刻都值得记入史册。

  脱贫奇迹来自党的领导

  若问592万青海儿女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战役中,最难以忘怀的一幕是什么?一定是2016年的那个夏天,习近平总书记冒着蒙蒙细雨,来到班彦村考察时的场景。

  2016年8月23日,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建设中的班彦村,同村民亲切交谈,并祝福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总书记在考察期间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我省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发展青绣和乡村旅游扶贫等措施,短短几年时间,班彦村实现华丽蜕变,从昔日的山大沟深一跃成为风景如画的新农村。村民们住上了新房子、用上了天然气、睡上了电热炕、喝上了自来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生活就在身边,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终成现实。

  实字当头,以干为先。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青海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逐级立下军令状。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正式打响!

  省委、省政府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坚持思想上认同、政治上看齐、行动上紧随,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抓在手里,扛在肩上。

  建立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研究制定“1+8+10”精准扶贫行动路径,配套完善281份政策法规性文件,科学搭建脱贫攻坚“四梁八柱” 。

  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建立健全省委常委包战区、省级领导联点督导等制度,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先后作出批示320余次,组织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专题会、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等90多次,专题研究、压茬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

  建立脱贫攻坚考核体系——每年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实施最严格的考核。

  建立脱贫攻坚投入体系——五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7.8亿元,年均增长18%,落实扶贫小额贷款34亿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705.3亿元。

  ……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脱贫攻坚重要经验和认识,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无数共产党员攻坚克难,带领人民不断奋斗,绘制出一幅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脱贫奇迹来自精准方略

  探索脱贫密码,是因为脱贫攻坚战的打响: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明确“扶持谁”——精准识别1622个贫困村、52万贫困人口。同时,按照全国明确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除了西宁市4个区以外,将我省六盘山和四省涉藏地区两个片区内的42个县(市、区、行委)全部纳入新时期脱贫攻坚主战场。

  加强领导、建强队伍,明确“谁来帮”——先后两批选派1.49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做到户户有责任人,村村有帮扶队。

  区分类别、靶向施策,明确“怎么帮”——深入贯彻“三个最大”“四个扎扎实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重大要求,研究制定“1+8+10”精准扶贫行动路径,配套完善281份政策法规性文件,科学搭建脱贫攻坚“四梁八柱”,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严格标准、有序退出,明确“如何退”——明确“时间表”,加大财政投入,聚焦内生动力和发展力……创新构建最严格脱贫攻坚考核评估体系,建立脱贫攻坚投入体系,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跟踪检测、防止返贫,解决“如何退”——健全防贫机制,对致贫返贫人口及时开展针对性帮扶,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将有致贫返贫风险的人口及时纳入民政救助体系,通过纳入农村低保、临时救助等措施,帮助实现稳定脱贫,降低返贫致贫风险。

  2020年,我省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以“补针点睛”专项行动为抓手,开展“九大后续巩固行动”,优先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和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协同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精神扶贫,强化低保兜底保障,加强日常监测和精准帮扶,全面完成反馈问题整改,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普查。

  位于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的仓家峡村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但村里164户人家却因大山的阻挡一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如何依托生态资源拓宽脱贫致富路?一条公路的修通为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带来了勃勃生机。

  2019年5月,扎碾公路建成通车,这条横亘在山岭的柏油路方便了沿线以往交通不便的14个村村民的出行。夏秋时节,扎碾公路很快以“最美公路”的盛名跻身网红行列,无数游客慕名自驾而来,久居深山的村子一下子成为人们追寻的诗与远方。以仓家峡村为代表,村民们积极打造民宿、开办农家乐、发展旅游业,走上了致富路。精准施策,一条路,缩短了贫困户与外面世界的距离,也打开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窗口。

  脱贫奇迹来自产业发展

  当和煦的春风抚绿德吉村岸边的柳梢时,脱贫户加太一家也开始忙碌起来,打扫房屋、准备菜品,为即将到来的旅游季做好准备。

  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德吉村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村。

  2018年德吉村开始发展特色扶贫旅游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我们以前居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的山沟里,现在搬到这个海拔不足2000米、黄河岸边的新村,政府又帮助我们开办了农家乐,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加太说。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新源镇东部、布哈河东岸的梅陇村是一个纯牧业藏族村,畜牧业是这个村的主导产业和牧民收入的惟一来源。2008年春天,梅陇村率先在全省成立股份合作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第二年合作社便实现收入20多万元,为其后的发展掘出了“第一桶金”。如今的梅陇村摆脱了牧业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草地生态严重退化的历史困境,牧民群众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有了大幅度提高,迎来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的新时代。

  2021年春节前,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村民拿到了人均6567.15元的合作社分红。拉格日村曾以发展传统畜牧业为主,如何才能解决产业单一困境,帮助群众脱贫?2011年,拉格日村成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充分发挥“产业助脱贫”作用,牧民一跃变身为股东,收入也一天比一天可观。

  以“梅陇模式”“拉格日模式”等为代表,青海牧区涌现出各类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不仅推动了我省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发展产业是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十三五”以来,我省将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的60%以上用于扶贫产业发展,全面构建到县、到村、到户全覆盖产业扶贫体系,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民族手工业、新能源产业等高原绿色扶贫产业,带动全省48.2万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如今,放眼高原大地,万物勃兴。牧区一幢幢易地搬迁住房鳞次栉比,扶贫车间里牧民转变身份当上了产业工人,生态扶贫让昔日“放羊娃”成为生态管护员,月月都有固定工资。

  脱贫奇迹来自社会保障网络

  青海始终把补短板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抢抓脱贫攻坚政策机遇,下大力气破除影响脱贫的瓶颈制约,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16年6月,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特合土乡的肉保被查出患有肝包虫病,在省人民医院先后做了三次手术后,肉保终于成功实施自体肝移植术,但治疗费用也给贫困的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好在,通过各项政策,住院共花费的28万元基本报销。“现在身体越来越好,我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肉保说。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底线性任务,承载着民生期待,同时也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着脱贫的质量和成色。

  从“看病难”到“放心治”,全省所有行政村卫生室达标,贫困群众住院自付比例稳定控制在10%以内,全省5.46万慢病患者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2.33万名大病患者得到集中救治。从“上学难”到“上好学”,青海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改扩建校舍338万平方米,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深入开展控辍保学,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9%;加大异地办学力度,省外办学办班规模达1.19万人,实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学上、上好学的目标。

  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到“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省精准锁定的5.2万户20万农牧民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2019年10月全部实现搬迁入住。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20万农牧户危旧房改造任务,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从“饮水难”到“喝好水”,我省在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中投资28.2亿元,全省农牧区饮水设施日益普及,全省234.67万农牧民群众受益。

  有条件的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客车通达率、光纤宽带率均达到100%,4G无线网络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8%,贫困地区乡镇大电网覆盖率达到97%。

  战功赫赫的脱贫攻坚战,让我们看到了两条走势完全相反的曲线:

  一条向上的曲线: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五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7.8亿元,年均增长18%;

  一条向下的曲线:每年剩余的贫困人口越来越少,2019年底全省42个贫困县、162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实际减贫53.9万人。

  脱贫奇迹来自扶贫干部

  2015年10月,李晓俊到牙合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眼前的贫困让他触目惊心。“有的贫困户家里,连大门和窗户都没有装,冬天的寒风冷得彻骨。”

  牙合村是位于互助县西山乡干旱浅山地区最北端的一个村庄,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基本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滞后,是省级贫困村。人多地少,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天吃饭”和外出“站大脚”,增收无保障。

  挨家挨户走访,精准识别贫困户,找出村子停滞不发展的症结……李晓俊和工作组因地制宜提出了打造休闲度假村,融合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

  “把牙合村打造成最美北方梯田”,这是李晓俊写在集体宿舍黑板上的一句话,也是牙合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始。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牙合村争取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发展后续产业,研究设计一套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打造一支合格的管理团队,形成了以公司带动全村贫困户和一般户实现共同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如今,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为了不少城里人观光、休闲、体验的旅游目的地。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沙沟乡查纳村,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李海青三次被村民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查纳村调整产业结构,办合作社从事特色种植、建起农作物初加工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养殖业,一系列措施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兴海县河卡镇上游村,东主才旦作为上游村为数不多走出去的创业者,在家乡需要时,带着优质资源和发展思路,义无反顾回到家乡,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奔小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省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4万余人,打造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先后两批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他们扎根一线、奉献有为,涌现出了一大批讲政治、重实干、善攻坚的先进典型。

  脱贫奇迹来自对口援青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全局高度为青海发展和稳定谋篇布局,启动对口支援青海六州工作。10年间,34个国家部委和单位、17家中央企业、6个援青省市坚持把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责任,先后四批选派915名优秀干部人才来青工作,从政策、资金、产业、智力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支援帮扶工作,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为青海涉藏州县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海南州海拔最高的兴海县,有一个由江苏参与援建的易地扶贫搬迁村——安多民俗文化村,居住在这里的853户3400多村民分别来自兴海县7个乡镇48个村落。没搬迁之前,村民们住房安全没有保障,吃水不方便、交通不便利,看病、上学都是大问题。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兴海县于2017年打造了“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其中江苏援建资金1512万元。

  今年44岁的村民杨宗泰说:“2017年我们没花一分钱就搬到了这里,住房享受援建资金6万元,而且政府还为我安排了一份生态管护员的工作,每个月工资1800元,每年还有7000多元的生态补贴,我还贷款买了40多头牛托管给别人。”经过2018年短短的一年,杨宗泰就完成了脱贫目标,被评为了“脱贫光荣户”。

  从政策到资金投入,从教育到医疗,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跨越山海,十年援青,带来的不只是物质上的雪中送炭,更激起精神上的齐振和情感上的共鸣。

  援青十年,青海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恩奋进”书写在三江源头,书写在湟水河畔,书写在每一个高原儿女的心里。

  脱贫奇迹来自人民的力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决定脱贫攻坚成效、体现小康社会成色的重要因素。

  2016年底,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果江村的依毛从草原深处的土房搬进了位于县城的新房,依毛还主动报名参加了县上组织的烹饪培训。

  “培训结束后我和家里人商量要开一家茶餐厅。政府已经这么帮扶我们了,我们自己也要争气,要靠自己的能力致富。”于是,依毛贷款开了一家茶餐厅,几年运营,依毛不仅还清了欠款,还有了积蓄。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再也没有比幸福的追求更能凝聚巨大的热情与能量。通过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我省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激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贫困地区新风扑面而来,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我省着力提高贫困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使“增收入”“富口袋”与“强精神”“富脑袋”同步进行。

  “扶志,是扶贫的基础,可是光宣讲,作用是有限的,只有让他们相信真的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才能增强他们的斗志。”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桥头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玉兰说,她坚信只有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才能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脱贫攻坚硕果累累,乡村振兴蓄势待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省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着力支持脱贫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做优拉面、青绣、牦牛、藏羊、枸杞、冷水鱼等产业品牌,以乡村振兴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抓好社会管理,真正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要以有效举措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托育、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统筹解决好,妥善处理生态和民生的关系,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协调。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做大做强有机特色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牧民素质,繁荣农牧区文化。”

  2021年6月7日至9日,在开启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高原亲临考察,做出重要指示。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青海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省情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推动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青海各族干部群众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相关链接
  省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信长星主持
  让山川秀美绿水青山伴随青海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省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全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会议召开 王建军主持并讲话 信长星讲话
  中央第十五督导组向青海省反馈 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督导意见 陈豪主持讲话 王建军作表态发言 信长星出席 马正其反馈督导意见
  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大会召开 王建军讲话 信长星多杰热旦出席